隨著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推進和工程項目復雜性的日益增加,風險管控已成為工程行業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在眾多風險轉移工具中,單項工程職業責任險(Single Project 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簡稱SPPI)正逐漸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近日,資深保險人陳相洪在接受采訪時,對SPPI這一專業險種進行了深度解讀,并分析了其在當前國際工程市場環境下的重要價值。
“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陳相洪引用了近期行業報告的數據,指出俄烏沖突、巴以局勢、新冠疫情的深遠影響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都對全球供應鏈、原材料價格、勞工供應乃至工程利潤造成了顯著沖擊。
“這些宏觀因素疊加,導致工程延期風險增加,索賠事件頻發,使得項目參與方,尤其是提供專業服務的工程師、設計師、咨詢公司等,面臨前所未有的職業責任風險。”
他強調,傳統的全年職業責任險(Annual PI)雖然覆蓋廣泛,但對于單個投資巨大、周期長、技術復雜的“地標性”項目,其“共用賠償限額”和“年度續保”的特性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業主或項目方對風險隔離和長期保障的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SPPI應運而生,并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陳相洪解釋道,SPPI的核心在于其“專一性”——它只為投保的“某一個特定項目”提供保障。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在于“賠償限額專享”和“保險期間覆蓋項目整個工期及保證期”。
這意味著,無論項目歷時多久,甚至超過十年,只要在保險期間內,因被保險人在該項目中提供專業服務時存在或被指控存在不當行為(如違反職責、過失行為或未提供應盡的專業服務),導致第三方在保險期間內首次提出書面賠償要求,保險公司都將依據保單約定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SPPI就像是為這個‘特定孩子’量身定做的保護衣,確保其成長過程中的風險得到充分覆蓋,而不受其他‘孩子’風險的影響。”陳相洪用生動的比喻解釋了SPPI與全年保單的區別。
他指出,SPPI的“專享限額”特性,對于業主而言,意味著其追索賠償時能有更可靠的保障;對于服務提供方而言,則意味著其在該項目上的職業責任風險得到了更徹底的轉移,避免了因一個項目的巨額索賠而影響公司整體運營乃至其他項目的承攬。
談及SPPI的保障范圍,陳相洪表示其覆蓋面極廣,幾乎囊括了工程項目從前期可研、勘察、設計到施工管理、監理、測試、檢驗、維保、培訓、技術咨詢等所有環節。
無論是業主的直接索賠,還是來自監管機構的質詢、競爭對手或第三方的不實指控,甚至包括因專業服務不當引發的知識產權侵權、名譽誹謗等,只要與該項目相關,且發生在保險期間內,都可能納入SPPI的保障范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PPI的保障不以“意外事故”或“自然災害”為前提,這進一步拓寬了其風險覆蓋的邊界。
“SPPI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在于其全球性和靈活性。”陳相洪特別提到,對于跨國工程項目,SPPI可以提供全球承保區域及司法管轄保障,解決了不同國家法律體系差異帶來的理賠難題。
同時,SPPI還可以作為工程險、財產險等其他險種的超賠責任或追償對象,構建更為立體、完善的項目風險保障體系。
在談到國內保險公司在SPPI領域的實踐時,陳相洪以華泰保險為例進行了分析。
根據他掌握的信息,華泰保險在該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服務項目遍布中國、東南亞、中東、歐洲乃至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民用建筑、路橋、港口碼頭、礦山、電站、LNG、風電、光伏等眾多工程類別。華泰不僅擁有專業的團隊進行風險評估和方案設計,還能提供全球保單服務及海外出單安排,其承保經驗數據也頗為亮眼,顯示了其在SPPI市場上的實力。
“選擇SPPI,并不僅僅是購買一份保險,更是項目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部分。”陳相洪最后總結道,“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項目參與方應更加重視職業責任風險的識別與轉移。SPPI作為一種精準、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能夠為復雜工程項目系上更堅固的‘安全帶’,助力項目順利推進,實現各方共贏。”
隨著中國乃至全球工程行業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斷深化,SPPI有望在未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像陳相洪這樣的資深保險人的專業解讀和引導,無疑將加速這一進程,幫助更多項目方理解并善用SPPI,為宏偉的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