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服新能源周報】第131期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汽服新能源周報,一周新聞全知道!
一周要聞:
1、寶能汽車收購威馬;
2、哪吒汽車正式被申請破產;
3、奧迪回應“取消全面電動化目標”傳聞;
4、比亞迪秦(參數丨圖片)LEV夏日限定車衣上線,3999元享多色選擇;
5、小米汽車推延保服務限時權益;
6、寶能汽車辟謠解散傳聞:正常經營,新車即將上市;
7、廣汽埃安辟謠員工持股不實信息,強調正常推進股權激勵;
大事件
1、曝某車企20億政府補貼或被追回!
近日,據《曼谷郵報》報道,哪吒汽車可能因產量不達標而面臨退還超過2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4.38億元)補貼的風險。據了解,凡是參與泰國政府電動車補貼計劃的汽車制造商若未能履行補貼條件,必須如數退還所領取的補貼金。泰國財政部副部長PaopoomRojanasakul明確表示:“補貼旨在推動本土產業鏈發展,若企業無法履約,退款是必要措施。
哪吒汽車2025年在泰國的本地產量目標為19,000輛,但截至6月中旬僅完成約4,000輛,達成率不足30%。根據泰國EV3.0補貼計劃,車企需維持進口與本地生產1:1.5的比例(即每進口1輛車需本地生產1.5輛),否則須全額退還補貼。哪吒此前憑借該政策獲得高額補貼,但因產量缺口觸發了追回條款。不過,現有政策允許企業在2025年12月底前補足產量缺口(需完成進口量1.5倍的本地生產)。泰國財政部強調,12月前不會強制追回補貼,但若屆時仍未達標,“退款程序將立即啟動”。(來源:電動知家)
2、小米YU7開售18小時鎖單破24萬,收入預計超608億
近日,小米汽車官微宣布,小米YU7開售18小時后,鎖單量已突破240000臺。鎖單意味著定金不退,這表明了客戶對小米YU7的強烈購買意愿。在26日的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小米YU7、小米MIXFlip2與小米AI眼鏡等新產品正式發布。小米YU7開售3分鐘內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臺,顯示出市場對這款新車型的極高關注度。小米YU7標準版售價為25.35萬元,若以24萬臺訂單計算,小米汽車的收入可達608億元,這一數字體現了小米YU7的市場潛力和消費者對其的高度認可。(來源:一電快訊)
3、寶馬堅持內燃機研發,同時推進電動化進程
6月27日,寶馬高管在接受德國《Automobilwoche》采訪時表示,內燃機仍是寶馬業務的重要支撐,并將在未來繼續扮演關鍵角色。寶馬CEO齊普策強調,轉向電動車不應強制推行,消費者應有選擇權。寶馬施泰爾工廠廠長馮·莫爾特克透露,寶馬正在改進從三缸到八缸的發動機,以應對即將實施的歐7排放法規。
此外,寶馬也在測試包括HVO100在內的新型燃料,以減少柴油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寶馬施泰爾工廠不僅繼續研發傳統動力系統,還承擔了電動化任務,為“NeueKlasse”系列純電車型生產電機。第六代電機的試產工作已啟動,新款iX3將成為首款搭載該電機的車型,預計9月在慕尼黑IAAMobility車展亮相。對于歐盟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的計劃,馮·莫爾特克表示,寶馬應為各種可能情形做好準備,確保持續交付。(來源:一電快訊)
大售后
4、蔚來渠道變革:港澳市場不再采取直營模式,將啟用代理制
6月26日,記者從蔚來內部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蔚來將于7月1日在澳門市場正式啟動全新戰略合作,授權廣東鴻粵汽車銷售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該地唯一總代理商,全面負責蔚來、樂道、螢火蟲品牌在澳門的市場運營、用戶服務體系建設及品牌生態發展。該人士并對記者透露,繼澳門后,香港市場一樣會采用代理制形式來做,按照計劃,預計將于今年四季度進軍香港市場?!拔覀兿M煤艿偷馁Y金成本等,去到更多的市場?!睋渫嘎叮罄m在阿塞拜疆、巴西等市場也會采取代理制模式。(來源:藍鯨新聞)
5、比亞迪注冊“玻璃貼膜損失保險”
據消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6月13日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注冊了一款“玻璃貼膜損失保險”。在涉車領域,車窗玻璃破損帶來的貼膜重置的損失成為常見的風險場景之一。面向車主推出“玻璃膜重置服務”是為車主提供的服務包保障產品之一。比亞迪保險注冊玻璃貼膜損失保險產品,相信會在不久的將來從玻璃膜重置開始,在涉車場景的非車險產品賽道開始布局。
數據
6、6月新能源車零售預計110萬,滲透率沖至55%
6月21日,乘聯分會發布最新數據,預計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約為200萬輛,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3.2%。其中,新能源零售預計可達110萬輛,滲透率提升至55%左右。
具體來看,6月第一周受端午假期影響,日均零售回落至4.21萬輛,同比增長16.9%,環比下降13.9%;第二周節后車市溫和恢復,日均零售達5.27萬輛,同比增幅擴大至22.7%,環比跌幅收窄至4.8%;第三周在“618”電商促銷節的刺激下,預計日均零售可達6.86萬輛,同比增長10.7%,環比增長21.0%;第四周廠商開啟半年度目標沖刺,預計日均銷量可達10.18萬,同比增長10.1%,環比增長20.1%。5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達193.8萬輛,同比增長13.7%,環比增長10.0%,其中新能源全月零售102.7萬,同比增長28.9%,環比增長12.7%,滲透率回升至53.0%。(來源:一電快訊)
7、理想汽車Q2交付量預期下調,5月銷量同比增長16.7%
6月27日,理想汽車更新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展望,預計本季度將交付約108000輛汽車,較之前發布的123000至128000輛的預期下調了15000至20000輛。這一調整反映了公司為長遠發展而升級銷售體系所帶來的短暫影響。理想汽車表示,有信心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組織升級,以更好的組織能力迎接新的產品周期。2025年5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40856輛,同比增長16.7%。
截至2025年5月31日,理想汽車歷史累計交付量達到1301531輛。官方還宣布,理想MEGAHome在5月下旬開啟交付,根據訂單狀況,理想MEGA的穩定交付量預計可以達到2500-3000輛/月,相比2024款實現150%-200%的增長。(來源:一電快訊)
8、蔚來全國建超8000座充換電站,Q1營收增長21.5%
6月22日,蔚來汽車宣布已在全國建設超過8000座充換電站,其中包括3371座換電站和4635座充電站。公司還打通了9縱9橫14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高速換電站數量即將突破1000座。蔚來能源在重慶實現了“換電縣縣通”,建成75個換電站,覆蓋全市38個區縣,目前已實現全國八個省級單位的換電縣縣通。
蔚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本季度營收120.347億元,同比增長21.5%。車輛銷售收入99.393億元,同比增長18.6%。盡管運營虧損和凈虧損分別同比增長19.0%和30.2%,但一季度整車毛利率為10.2%,總毛利率為7.6%。蔚來一季度交付42,094臺,同比增長40.1%。二季度交付指引為7.2萬至7.5萬臺,同比增長25.5%至30.7%,預計環比大增71%-78%。(來源:一電快訊)
企業動態
9、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在上海金山區正式開工
據報道,6月27日上午,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基地建設啟動儀式在上海市金山區舉行。該項目預計2026年8月竣工,2027年正式下線投產,規劃年產量達十萬輛,也標志著豐田汽車電動化戰略在中國市場邁出重要一步。(來源:新浪汽車綜合)
10、消息人士稱比亞迪減產,放慢中國工廠產能擴張步伐
6月25日,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近幾個月來已放慢生產和擴張步伐,減少了中國部分工廠的班次,并推遲了增加新生產線的計劃。這些措施表明比亞迪可能面臨銷售增長放緩的問題,盡管其去年銷售了427萬輛汽車,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消息人士稱,比亞迪已取消夜班,并將部分工廠的產量減少了至少三分之一,至少四家工廠實施了這些措施,還暫停了一些建立新生產線的計劃。
比亞迪去年主要在中國銷售,擁有至少7家汽車工廠,今年的目標是銷量增長近30%,達到550萬輛。然而,消息人士表示,這些減產和暫停擴張的措施是在銷售未能達到目標后實施的,旨在節省成本。路透社無法確定減產和暫停擴張的具體規模及可能持續的時間。比亞迪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來源:路透社)
11、賽力斯: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完成50億元戰略增資
6月25日,賽力斯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已完成戰略投資者引入,并在2025年6月23日完成注冊資本變更登記。
增資總額不超過50億元,增資方包括工銀金融、交銀金融、農銀金融等多家機構。
增資后,賽力斯仍為賽力斯汽車的控股股東并實際控制該公司。此次增資不構成關聯交易或重大資產重組,且已通過公司董事會審議,無需提交股東大會。
12、正威集團與威馬汽車合資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正威集團與威馬汽車合資成立的“正威馬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于近期被吊銷營業執照。據悉,去年7月,該公司因未依照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據了解,該合資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正威集團旗下深圳正威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5%,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5%。
但自2023年起,威馬汽車因負債203.67億元、資不抵債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旗下核心資產多次被拍賣,售后服務體系癱瘓,用戶維權困難。而正威集團近年頻繁出現股權凍結、被執行等風險事件,累計被執行金額超8億元,旗下多家子公司被吊銷或列為經營異常。
13、得力文具進軍新能源
2025年6月22日,得力發布首款家用新能源充電樁,以低價策略切入市場。
產品性能,7kW交流充電樁,分基礎版(979元)和帶屏版(1169元),支持4G遠程操控、19重安全防護、IP55防水及4000米高海拔適配,兼容特斯拉、比亞迪等主流車型。價格優勢,裸機價低于行業均價50%,含30米安裝服務打包價僅1669元起,贈送4年免費流量,主打“夜間低谷充電+省心安裝”場景。定位邏輯:依托制造業成本控制能力,瞄準家用慢充剛需市場,通過性價比擠壓品牌溢價,加速充電樁普及。(來源:電動知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