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6月26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耀”)已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這意味著自2020年11月從華為獨立以來,歷經近五年浮沉的榮耀,正式邁出了A股IPO的關鍵一步。
若此行成功,榮耀或將憑借其“阿爾法戰略”,成為A股市場上首家以AI終端生態為核心定位的企業,重塑資本市場對科技硬件公司的估值邏輯。
獨立后的第五年,榮耀希望重返前三
榮耀的上市之路,在其獨立之初便已埋下伏筆。
據相關媒體報道,2020年11月,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榮耀被華為整體剝離,由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接手。這場“自救”式的分拆,讓榮耀開啟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獨立初期,榮耀面臨著供應鏈斷裂、渠道重建、品牌重塑等多重困境,市場份額一度跌至谷底。
為走向資本市場,榮耀在過去幾年中進行了一系列鋪墊。目前,榮耀的股東已增至二十多家,其中“國家隊”背景的資本尤為引人注目。
法律層面的準備工作也在同步進行。2024年12月28日,榮耀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由“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掃清了上市的主體資格障礙。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按部就班之時,一場核心人事變動給榮耀的未來增添了變數。
2025年1月,帶領榮耀走過最艱難時期的“靈魂人物”趙明宣布因個人原因辭職。榮耀官方一度出面辟謠稱消息“不實”。
但兩天后,情況便戲劇性反轉,公司內網公告確認趙明因個人原因辭職,由華為前高管、榮耀副董事長李健接任CEO。
這場發生在股改完成、IPO沖刺前夜的“換帥”風波,顯得尤為突然和敏感。
其間伴隨著趙明本人一反常態的沉默,以及關于公司內部人事動蕩的傳聞,讓外界對其內部管理的穩定性產生疑慮。
外界普遍認為,此次匆忙的交接安排,不僅折射出榮耀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業績壓力持續增大背景下的內部焦灼狀態,更預示著公司即將告別風格張揚、擅長與公眾互動溝通的 “趙明時代”,轉而邁入更注重內部管理優化與執行效率提升的 “李健時代”。
啟動IPO輔導,對榮耀而言是利好,但其核心業務的基本面卻出了點狀況。
根據IDC等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榮耀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已跌出前五位,銷量同比出現下滑。
面對這一困境,榮耀銷售與服務總裁王班在5月底接受采訪時曾立下“軍令狀”: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的時候,能夠重返國內前三。
榮耀給出新方案:徹底的AI轉型
李健上任后,迅速為榮耀確立了新的航向。
2025年3月,榮耀發布“阿爾法戰略”(HONOR ALPHA PLAN),宣告將從一家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并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100億美元,與全球伙伴共建開放的AI終端生態。
此外,公司內部還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組織變革,成立了“AI&軟件業務部”等一級部門,并正式宣布進軍機器人產業,積極探索“第二增長曲線”。
李健試圖用AI重構榮耀的一切,從產品形態到商業模式。
這一戰略的落地成效,清晰展現在近期的產品布局層面。榮耀方面透露,5月底推出的榮耀 400系列新品,首銷日銷量刷新了企業近三年來的新品銷售紀錄。
不過,單一中端機型的亮眼表現能否有效扭轉整體市場份額下滑的態勢,仍需市場后續驗證。
而即將到來的挑戰,是定于7月2日發布的第五代折疊屏旗艦機型榮耀 Magic V5。這款產品被榮耀賦予重要戰略意義,不僅肩負著品牌沖擊高端市場的戰略目標,更是其 AI 戰略成果的集中呈現。
有分析認為,Magic V5的市場表現或將成為衡量 "新榮耀" 能否穩定市場地位、重獲增長動能的關鍵參照,其銷售成績也可能成為資本市場評估其IPO估值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今,榮耀已正式踏上A股的征程。輔導備案報告顯示,此次輔導工作預計將持續到2026年第一季度。
這意味著榮耀還有幾個季度的時間去優化其業績表現,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更具吸引力的 “AI 終端生態”故事。能否將宏大的AI敘事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將是決定榮耀未來估值,乃至能否續寫“榮耀”的關鍵所在。
引入多元股東,準備充分為上市奠基
獨立初期,榮耀面臨著外界難以想象的困難。
榮耀首席執行官趙明曾回憶“當時,榮耀沒有操作系統、沒有廠房產線,除了保留了原有團隊,其他的都沒有。離開華為后,那種艱難感撲面而來,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的驟降讓我們意識到,活下去成為了首要目標”。
在這樣的絕境下,榮耀團隊展現出了頑強的求生欲望。
為了維持公司運轉,榮耀采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榮耀廣東代表處負責人、分公司總經理任旭隆曾說“沒有手機賣,我們就賣平板、手表、路由器”。通過銷售其他智能終端產品,榮耀艱難地維持著現金流,為后續的重建工作爭取時間。同時,公司上下憋著一股勁,全力投入到生產體系的搭建和新產品的研發中。
在逐漸穩定運營后,榮耀便開始為走向資本市場進行長遠布局,而引入多元股東、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成為了關鍵步驟。
從2021年開始,榮耀便積極吸引各方戰略投資。在華為將榮耀轉讓給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一年后,榮耀先后吸引了京東方、中金資本等企業的數十億元戰略投資。這些早期投資者的加入,不僅為榮耀帶來了急需的資金,更重要的是,帶來了行業資源和戰略支持。
進入2024年,榮耀的融資進程明顯加速,且股東結構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和重量級的特點。隨著這些重量級股東的相繼加入,榮耀的股東結構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榮耀的股東已增至二十多家,涵蓋了運營商、供應商、地方國資、投資機構等多種類型。
各股東基于自身利益和專業視角,積極參與公司決策和監督,推動榮耀在戰略制定、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不斷優化,為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榮耀沖擊A股市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