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充電寶新規執行,充電寶市場從品牌到消費者可以說一片哀嚎。
不過對于充電寶品牌來說,并非全是壞事,或許正應了那個典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畢竟充電寶作為剛需,這一新規落地后,大量消費者的充電寶實際上還能使用,但不得不買一個新的,這也意味著,充電寶品牌又將迎來一波前所未有的業績增長高峰。
有數據顯示,在電商平臺上關于3C認證、「民航專用」充電寶的搜索量暴增300%,可以預見,今年整個充電寶市場的銷售額又要創新高了。
而且不出意外,充電寶漲價,又有了新的契機。
看了家里沒有3C認證的充電寶,小柴也是氣不打一處來,最終只能選擇以更高的價格買一個帶3C認證的充電寶,小柴下單當天該型號充電寶顯示日售1萬+。
該商家這個連接的活動上線三天,銷售就達到了5W+……
這蹭蹭漲的消費數據背后,對于經常出行的消費者來說,那真是又一次破財。
大幾十,甚至上百塊買的充電寶,沒用多久,就變成磚了,不得不重新花錢再買一個。
因為現狀是,這些充電寶不僅不能上飛機,而且多數快遞公司拒收,也就意味著,這些充電寶,用戶沒法在機場通過快遞渠道寄到自己家里。
除此之外,大部分機場給出的提示是,只能暫存一周,一周后如果用戶沒自己拿,那就會自行處置。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充電寶一旦被攔截,意味著用戶只能自棄!畢竟,機場一般都那么遠,誰愿意再去跑一趟取回來呢?
換個角度來看,今年,那些經常出行的用戶使用充電寶的成本,瞬間就翻了一倍不止。
只是,有一點,小柴怎么理解理解不過來,就是廠家生產了不安全的產品,為何最終要消費者照單全買呢?而且,還給廠家創造了新的銷售空間。
然而,還有更扎心的,比如今天的熱搜中,有這么一個話題,那些被機場截留的用戶的充電寶資產,竟然大量流入了二手平臺,被人打包論斤賣,或者20-30元一個當盲盒賣。
WTF?用戶的財產,竟然變成了一些人無本卻暴利的撈錢生意?看到這么一離譜的一幕,小柴也是一睜眼,就沖上某二手平臺吃瓜。
果不其然,有大量賣家在標題和商品描述中打出「機場截留」「機場攔截」的關鍵詞,在售賣二手充電寶,并且貼出大量各式各樣充電寶堆在一起的截圖。
比如有賣家標價16.8賣充電寶,稱是機場查收的不能上飛機的,功能都是正常的。「品牌顏色隨機發貨,不挑不選、不接受指定」
還有賣家表示:渠道拿的貨,什么品牌都有,不挑不選,盲盒銷售,保證能用,質量問題支持退換貨。
根據商品描述,該賣家將這大量的充電寶按照容量分類標價,價格從16元到58元不等,且都是盲盒售賣形式,用戶收到什么品牌就是什么品牌。
而這樣的帖子,在某二手平臺一搜一大把,有盲盒形式售賣的,也有論斤賣的。
比如有賣家掛出了19.8元一斤的價格,稱包能用,大小款式隨機,一斤大概2-4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起初,這些賣家直接將「機場拿的」關鍵詞,直接寫在商品鏈接的標題中。
以及寫在商品描述中,也在強調是機場渠道拿貨……
不過,小柴早上發現,該二手平臺已經屏蔽了相關關鍵詞,大量帶有「機場」關鍵詞的售賣鏈接,也已經被下架。
且同時,類似售賣鏈接的商品描述中,機場相關字眼也消失了。不過,在評論區,還有大量網友在詢問,是否是機場貨源,有些商家則比表示是的。
而在這些排在前面的銷售鏈接,成交幾百單的也不在少數……
據中國青年網青蜂俠報道,看到二手平臺出現大量打著機場截留旗號的充電寶,記者以買家身份咨詢了商家是否是機場拿的貨,有商家含糊其辭,表示各個渠道都有,也有商家明確表示來自機場。
另據界面新聞,記者聯系到一位長期銷售充電寶的個人賣家,對方透露稱「貨源就是機場」。
他聲稱其充電寶經常成噸出售,甚至大量批發至非洲、馬來西亞等地區,零售一般以數百個為單位,并承諾「多送」以抵郵費。
售價方面,一萬毫安的充電寶每個只要18元還包郵,批發價格每個10元,量大甚至可以按斤出售每斤只需要7元
看到這一幕幕,吃瓜群眾們可以說坐不住了,有人表示,這真是生財有道啊。也有人表示:「交易后再攔截再流入二手交易,再攔截,永動機發明了」
還有網友表示:「消費這不就刺激起來了嗎」
當然了,在評論區那是說什么的都有,比如有網友表示:這是用戶個人財產,建議截留的時候,直接當場銷毀,不然不知道又充實了誰的口袋。
「果然,沒讓大家猜錯……」
「之前就對機場攔截的充電寶如何處置有過疑問,也想過會流到二手平臺,但想想不應該,機場應該有相關的處理流程的,不可能這么輕易就被賣了的!」
不過,問題來了,這些二手平臺上打著機場旗號的充電寶真的是機場攔截的嗎?目前不得而知。
有媒體也采訪了一些機場,詢問充電寶處理的問題,有機場表示,對于這些充電寶的最終流向不知情,也有機場表示:會統一銷毀處理。
還有機場則表示:按照民航局的標準,游客自棄的充電寶,將會統一封存留存,之后上交國庫處理;另有機場稱:「針對旅客自棄的充電寶,回收后會統一交至內部緩存部門處理銷毀。」
根據各機場的說法,目前關于這類充電寶的處置方式,目前可能還沒統一的標準,就是處置權,完全在機場手里。
那么到底有沒有可能存在機場攔截充電寶流入二手市場的可能呢?這個咱也不好說,畢竟之前關于機場攔截打火機被拿出來賣,也不算啥新聞,另外還有什么品牌捐給災區的羽絨服,都能被掛在二手平臺,那么幾個充電寶也不算啥了。
當然,充電寶這件事,也存在這些賣家借助充電寶新規的熱點蹭流量、賣貨的可能。
畢竟充電寶這玩意,二手市場很難做,因為在新規前,充電寶這玩意一旦流入二手市場,更多的則是當垃圾處理。
一來這玩意被消費者棄用,要么就是不好用了,要么就是不能用了,而也很少有人想著去買一個二手充電寶。
但現在新規落地,明牌的就是,那些被機場攔截的充電寶,都是能用的,甚至沒用多久的,那么在消費心智中也有這么一個潛意識,就是如果能低價買到這些充電寶,也很劃算啊……
也在新聞里,大家看到,這次新規,確實有大量的充電寶被一筐一筐的攔截,有機場數據顯示,收繳量單日也均突破3000個的有多家機場。
尤其這代「省吃儉用」、喜歡將就的年輕人,對這類高性價比的產品趨之如騖。
而這些賣家,也自然懂這個已經存在了的消費認知和心智,那么打上這么個標簽,以前當垃圾賣的二手充電寶,就瞬間變成了「二手寶貝」,所以,這種情況是大概率存在的。
而如果這是這種情況,這些賣家可能涉嫌欺詐性銷售了,而平臺也應該動動真刀子,打擊這類賣家。
不過,目前該平臺已經大面積清理了打著「機場」關鍵詞賣二手充電寶的信息,反應也是非??炝恕?/p>
當然,消費者也得擦亮眼睛,你在二手平臺買的所謂機場截留充電寶,可能是不良賣家從垃圾堆里撿來的,畢竟當他們打出機場旗號,并且事先說明盲盒銷售,收到什么是什么的時候,你猜包裹里雜牌多,還是品牌多?
而這類充電寶產品,存在安全隱患的概率也更高,容量虛標也就算了,就怕某一天不知不覺中,突然炸了,切記貪小便宜吃大虧。
而事實上,打著機場扣留旗號,兜售各類商品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還記得小柴此前寫過的「無人認領行李」騙局。
在直播間、社交媒體上,大量UP主模仿國外「集裝箱尋寶」,杜撰演繹,自己有機場、高鐵站無人認領行李的渠道,然后演繹,拆這類行李的拆箱視頻。
在一些博主的視頻稱,稱自己從某機場花4280元買到2個無主行李箱「盲盒」,買回去后開出了近萬元的奢侈品。
在吃瓜群眾們獵奇、窺探的心理作用下,這些博主不僅快速吸粉幾十萬、上百萬之外,還將這些所謂的私人物品進行售賣。
隨后,打著機場行李盲盒、滯留物品,成了一門虛假賣貨的生意,尤其在化妝品等等領域更為猖獗,收割了大量的消費者。
然而,這一招屢試不爽,如今似乎成了被丟進垃圾桶的充電寶,搖身一變成9成新寶貝的新法寶……
然而,只要貪婪不會消失,這類套路,就永遠不會停止……而被收割,就成了某種約定俗成的宿命……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