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時間里,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帶動了國內汽車產業結構的明顯變化,很多合資品牌呈現明顯式微的狀態,很多合資品牌車企都面臨著壓縮產能的壓力,然后就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裁員。從任何角度來說,面臨被裁對于員工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裁員這個事情上,卻能夠看出企業的“良心”程度,尤其是很多國產品牌在裁員時即使避免N+1賠償的情況下,很多合資品牌的補償機制和做法讓被裁的員工還能“心頭一暖”。
日前,一汽豐田總部正式搬離北京,遷往天津濱海新區的新辦公樓,還天津也是一汽豐田的核心生產基地之地,辦公地與生產基地“共處一地”,將有效提升管理層、宣發、銷售等層面與生產制造部分的協調統一度,進一步降低溝通成本,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廠商也都是這么做的,至少核心工廠與所在市場總部都是在一起的。
一汽豐田總部從北京遷往天津,這其中就不可避免產生一個問題,那些已經在北京生活,家里有配偶、老人、小孩在北京生活學習的員工,怎么辦?畢竟如果這些員工隨著公司搬到天津,落戶、通勤,小孩的上學等,都是很明顯的問題,有些員工可能壓根就解決不了。
很多國內汽車廠商在這個時候,就會借機讓一些年齡稍大的員工離職,一方面這些員工的工資待遇比較好,如果這些老員工不隨遷,那么正好可以趁此機會完成裁員,而且可能付出的裁員成本還更低。二是這些老員工,可能家庭、小孩、父母,在一個地方已經久了,隨遷的成本太高,會面臨很多困難。于是很多年齡稍大的員工就順勢被裁,到了新地方之后,再“低價”招收新員工。
而一汽豐田在一年前啟動搬遷程序以來,也一直在和員工商討、談判員工的去留、隨遷問題,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一汽豐田對于不愿隨遷的員工,開出了N+7的補償標準,這在國內汽車行業,屬于非常不錯的補償標準了。即使在這個高的補償標準下,600多名員工中,有400多名員工隨遷到天津,其中10年以上工齡隨遷員工的比例達到了69.2%,可見其實一汽豐田老員工對于企業和品牌的“忠誠度”和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這其中可能也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北京和天津的通勤距離不是很遠,從天津西到北京南的城際列車,也就40分鐘左右,對于北京這種超級城市“鍛煉”出來的人們來說,天津到北京的通勤距離真不算遠。所以可能很多員工權衡了一下之后,選擇了隨遷天津,尤其是一些非技術崗的老員工,可能離職之后,再找更高薪資的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過總體而言,一汽豐田總部遷往天津,還是能夠看出作為一家全球頭部車企,面對員工展現出的溫情,N+7的賠償標準在國內汽車領域,屬于絕對意義上的頭部水平。而一汽豐田10年以上員工的接近7成的隨遷率,也體現出了企業員工對一汽豐田這家合資公司乃至于豐田品牌的認同,這種“雙向奔赴”的勞資關系,可能會讓很多自主品牌車企汗顏。因為很多自主品牌,日常壓榨員工不算,企業稍微遇到一點問題,在裁員等問題上,極盡“刻薄”之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