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從未讀過《水滸傳》原著小說,只是對其中的某些橋段有些碎片化的了解,一定會納悶一件事,即“梁山好漢這么一幫英雄漢,為何最后多半不得善終”。
當然,有些人即便讀了原著,也未必能客觀的看待被賦予“梁山好漢”之名的這幫人,其實施耐庵創作《水滸傳》絕不是為了歌頌這幫綠林狠人,而是客觀地將他們在刀尖上討生活的故事寫出來罷了,所以諸如李逵的冷血,王英的好色,施耐庵都是毫不掩飾的寫了出來。
不過像是武松這種英雄漢,為何也沒能得到一個體面的結局?他為何也會落得個斷臂的結局?
(武松、潘金蓮劇照)
或許還是那句話“有人讀了原著,也依舊無法客觀地看待書中的角色”就足以解釋一切。
一、因果報應
施耐庵在書中不止一次強調過因果報應。
比如原著第四十五回中就有這么一首詩。
朝看楞伽經,暮念華嚴咒。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經咒本慈悲,冤結如何救。
照見本來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無私,何用求天佑。
地獄與天堂,作者還自受。
所以王英在征方臘的途中戰死,李逵即便活到最后,也難逃被宋江毒死的命運,這即是因果報應。
不過既然施耐庵提到了這個規律,它自然就適用于書中的每一個人,那明明是英雄人物的武松為何也落得凄涼的結局?
你且看武松斷臂的過程:“那包天師在馬上,見武松使兩口戒刀,步行直取鄭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劍來,從空飛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暈倒了。卻得魯智深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時,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將斷,卻奪得他那口混元劍。武松醒來,看見左臂已折,伶仃將斷,一發自把戒刀割斷了。”
(武松斷臂劇照)
看似合理,其實十分刻意,因為即便刪掉這段劇情,也對后續的情節發展毫無影響,別提什么“武松不斷臂就沒有單臂擒方臘的橋段”,因為原著中的方臘壓根就不是武松抓的,而是魯智深。
所以施耐庵此時讓武松斷臂,就僅僅只是為了讓武松斷臂而已,也可以說,這就是武松經歷的“報應”,所以他到底做了什么錯事,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答案或許很簡單,正是當年與潘金蓮的那些事。
二、潘金蓮戲武松
潘金蓮是個心狠手辣的毒婦,空有一副好皮囊,卻心如蛇蝎,她聽從王婆的唆使,害死了夫君武大郎,當真是該死。
不過在事情發展到那一步之前,潘金蓮就已經展現出她讓人反感的一面了。
武松回鄉之后,她的雙眼就沒從這叔叔身上移開過,表面來看,她似乎是愛上了武松,畢竟書中也寫了,武松與他那哥哥武大郎雖是親兄弟,但二人的形象氣質卻截然不同。
武大郎是矮小又丑陋,武松則是高大又威猛,二者屬于是高下立判,所以潘金蓮會多看武松幾眼,也實屬正常。
但她接下來做的事,就不正常了,她主動提出讓武松搬來家中住,接著又趁武大郎外出賣燒餅的時候邀武松飲酒,若僅僅只是如此,倒也沒什么,反而顯得她這做嫂嫂的為人大氣,要知道一般人都是十分反感親戚來自己家中住的。
(潘金蓮、武松劇照)
而潘金蓮卻借著喝酒對武松行撩撥之舉,那武松自然那是忍無可忍,一番怒斥之后,潘金蓮也知道對方對自己沒興趣,也就不再自討沒趣了。
但如果潘金蓮真的是喜歡武松的話,那她就不該做后面那些事。
換了旁人,被武松怒罵一番,也該知廉恥,哪怕不知廉恥,多少也會忌憚這猛漢會對自己動手,可潘金蓮沒有,她反而跑去武大郎那里誣告是武松先欺負她。
對此,武松也沒多說什么,也不知是不屑辯解,還是其他的原因,總之他只是在出差前諷刺了潘金蓮一番,也就沒提這事了。
而潘金蓮見武松撩不動,又與那西門慶勾搭在一起。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你大概知道潘金蓮的目的了,她壓根就不是喜歡武松,甚至也不是喜歡西門慶,而是純粹的想要逃離武大郎。
就比如她誣告武松之時,就對武大郎說了,“你還了我一紙休書來,你自留他便是了”,她想要的,不過是離開這個家。
(西門慶劇照)
可武大郎這么好的一個丈夫,她為何不懂得珍惜?
對啊,你下意識的覺得武大郎好了,那潘金蓮自然成了那個不懂珍惜的人。
可武大郎真的“好”嗎?
不說別的,這人給你當丈夫,你要嗎?
咱不妨仔細看看武大郎的惡。
三、武大郎的惡
有人可能覺得筆者要表達的是“武大郎配不上潘金蓮”,因此他與潘金蓮的結合就是個錯誤。
其實不然,武大郎的惡根本不在于他配不配得上潘金蓮,哪怕他是個絕世丑男,甚至不僅僅只是矮小丑陋,而是身患重疾,只要潘金蓮喜歡的是他這個人,是心甘情愿與他在一起,那他就“配得上”,畢竟婚姻這事兒就應該是男女雙方都對彼此有愛意才能促成的,但很明顯,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婚姻卻不是基于“兩人相愛”的前提,那純粹是因為武大郎的占有欲。
潘金蓮是如何嫁給武大郎的?
書中寫得很清楚:“那清河縣里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馀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于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曾經的潘金蓮也是個烈女,被那大戶報復,不僅白送給武大郎,甚至還要倒貼嫁妝,那大戶是什么心態?
(武大郎劇照)
說白了,就是告訴武大郎,你拿了錢財,就要替我看住這個人,不能讓她好過。
與其說武大郎是她丈夫,倒不如說他是個獄卒,是那大戶的幫兇,所以潘金蓮看似是撩武松,撩西門慶,其實不過是想逃離這段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婚姻關系。
當然,潘金蓮做出殺夫之舉后,她就無法被洗白了,只能說她與武大郎都有可恨之處。
至于武松,他也在無意間成了幫哥哥困住嫂嫂的“幫兇”,他罪不至死,施耐庵只是讓他斷了一臂,也算是符合因果報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