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慶區珍珠泉鄉八畝地村和稱溝灣村的10畝林下木耳試點迎來采摘季,一排排菌棒上掛滿了肥厚飽滿的木耳,村民們穿梭其間忙碌采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珍珠泉鄉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引進5萬株東北優質木耳菌棒,在八畝地村和稱溝灣村開展林下木耳試點項目。該項目充分利用了林下閑置土地資源,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借助樹林的遮陰、保濕等自然條件,為木耳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減少了人工干預成本,生產出的木耳品質上乘、口感鮮美。
此前,珍珠泉鄉在木耳種植方面已有一定基礎。下水溝村和南天門村多年來一直利用菌棚培育黑木耳,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和技術。此次林下木耳試種項目的開展,是在原有菌棚種植基礎上的創新拓展,在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提高產業效益。
“今年是我們村第一年嘗試種植木耳,長勢非常好。我們從六月初開始采摘,現在已經收獲干木耳1400斤。”珍珠泉鄉八畝地村黨支部書記劉滿民說,“種植木耳帶動了十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也提高了村集體收入。后續我們會擴大種植規模,提升木耳產量,帶動村民增收?!?/p>
2025年,珍珠泉鄉八畝地村、稱溝灣村、下水溝村和南天門村四個村預計產干木耳8000余斤,產值超50萬元,逐步成為全鄉“小而優,少而精”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木耳產業的發展成為帶動村民就近就業,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徑。今年,稱溝灣村、八畝地村共提供20余個季節性用工機會,預計人均增收達3000余元。木耳產業的穩步發展,將為村集體壯大和農民增收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