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畢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卯洪率市場科、政策法規科負責同志到畢節市旅游行業協會開展專題調研,圍繞導游素質提升、旅游商品開發、交通服務優化及宣傳推廣短板等問題與協會旅行社代表、旅游商品企業代表、文化傳媒企業代表深入交流,為畢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破題尋策。
一、聚焦融合發展短板:文商旅協同不足
卯洪指出,畢節文旅資源富集,但文化、商業、旅游、體育、健康等產業聯動不足。例如,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資源與景區運營結合不深,體育賽事和康養項目對游客吸引力較弱,商業配套在景區周邊呈現“低小散”特點。他要求,協會應牽頭推動行業協作,打造“文旅+”特色產品體系,提升綜合消費體驗。
二、人才困境:導游素質與專業人才引進雙提升
針對導游隊伍,協會反映當前存在“數量不足、結構不優、服務不專”等問題,部分導游對畢節歷史文化講解深度不夠,高端定制服務人才稀缺,部分旅行社工作人員代替導游現象等。卯洪強調,旅游協會和導游服務中心要抓好導游培訓工作,要與旅游商品形成體系,同時優化人才引進,杜絕“黑導”,要吸引懂策劃、善營銷的復合型人才落戶畢節。
三、旅游商品痛點:同質化嚴重、產業鏈薄弱
調研中,旅游商品開發被多次提及。畢節旅游商品等特色產品雖多,但存在文化底蘊不夠、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卯洪建議,協會應整合企業資源,并借助旅行社和電商平臺打通產銷鏈條。
四、交通瓶頸:“小車小團”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針對散客和定制游群體反映的“最后一公里”交通接駁難題,卯洪要求協會要與小車小團交通運輸企業協同,研究協調開通景區間小車小團,并鼓勵旅行社開發“高鐵+小車”無縫銜接產品,提升自由行便利度。
五、宣傳短板:內容碎片化、網紅經濟未破圈
卯洪指出,網紅對畢節文旅宣傳存在“重流量、輕轉化”“重熱點、輕長效”問題,部分網紅推薦內容同質化,未能精準傳遞畢節獨特IP。要培養本土“文旅推薦官”,通過專業化培訓提升內容和質量,策劃四季主題營銷,推動“網紅流量”轉化為“游客留量”。
下一步,畢節市旅游行業協會將梳理調研意見,形成專題報告。要以問題為導向,實現“大突破”,推動畢節文旅向“目的地”升級。
攝影:李樸源
來源:畢節旅游協會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