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我少年時代的父母家,樓下就是一個美麗的湖,她的名字叫潘塘。從小生長在湖邊,湖水養育了我,印刻在我腦海中的是它一年四季的風晴雨霽,那種恬靜感已經融入到了我對美的感知里、融入到了我的血液中。
日落黃昏時,徜徉在湖邊是一段難得的美好時光。湖邊綠植郁郁蔥蔥,雜花生樹,高低交錯,煙霧輕籠,在暮色中氤氳。高出其中的幾棵大王椰子樹,傲然挺拔著,也婆娑著,讓這溫柔的湖,多了幾分剛勁與俊朗。湖岸,一簇簇搖曳的雜花野草,沐浴在暖暖的黃昏里,有風輕拂,野花草便輕輕地親吻湖面,同時也將自己的倒影,羞澀而又慌張地與湖水攪纏在一起。湖邊有垂釣的老人,有并肩而行的戀人,有初生懵懂的娃娃,晚霞染下來,人也成了風景。湖邊的石頭上幾乎長滿了人,可坐在其中,卻不覺得聒噪,被這樣的晚風拂著,只覺得安靜又柔軟,看著落日的光在粼粼的湖面上漾出金子的樣子,心里會咕嘟咕嘟冒出許多愜意和甘愿。
坐于湖邊,眼見得太陽緩緩西沉,整個湖面便如被施了魔法一般。水面先是浮泛著一層柔潤的亮色,如金箔鋪展,輕輕搖漾;漸漸地,金波在水的蕩漾中變得細碎,如無數金粒閃動跳躍,又似無數金魚鱗片,在天地之盤里漫無目的地游弋。湖水的漣漪,被點染了金紅,一圈一圈地漾開。太陽終于靠近了山脊,仿佛被山尖銜住了。一剎那間,它釋放出最后的光芒,將西天的云霞盡數點燃。云彩翻卷如燒紅的炭塊,層層疊疊,燒得通紅發亮;霞光亦如爐中噴薄而出的烈火,將遠山銜日之處染得濃烈而激越。
落日,以它無限眷戀的眼神回眸蒼茫的大地,也將鮮明、徹底、毫無保留的紅彤彤的晚霞,灑向這一片安靜而溫柔的潮面。放眼寬闊的水面,平緩、悠然,晚風撫慰,水面便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一片深,一片淺,一片泛著粼光,一片沉寂著暗紅,燦爛如同少女的笑靨,充滿誘人的魅力。柔柔漣漪的湖水下面的魚兒,想來也享受著晚霞透過水面傳遞過來的溫暖,愜意而又幸福,一剎那,許多人或許都有想做這湖中小魚的感覺吧?
湖的黃昏,是很適合看書的。要是有一本書,任意地翻到某一頁,面對湖水,款款地走進那漸漸暗下來的天色里,陌間芳草,湖邊長椅,隨便地讀上幾行,間或抬頭去讀頭頂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讀自由自在的彩云,去讀晚風遠山,去讀幽暗靜謐、波瀾不驚的湖面……盡情體會與汲取那種來自大自然的真髓與魂魄。這樣的讀書方式,多好啊!
當天光漸次收攏,太陽沉入山后,只余下幾縷暗紅色的殘光,掙扎著吐納于山脊之上。湖面也慢慢褪去華彩,仿佛鍍金之器被抽離了光澤,終歸于一片灰蒙。湖上起風了,水波緩緩起伏,漸次凝重而深濃,仿佛被潑灑了墨色;湖岸的葦草也暗淡下來,無聲搖曳于晚風之中,那影影綽綽的輪廓,如遺世獨立之隱者,兀自倔強地立于蒼茫暮色里,仿佛也沾染了時間的冷寂。岸上遠處,人影模糊,似有笑語人聲飄來,終究被風揉碎,散入暮靄深處去了。黃昏的帷幕終于垂下,萬物都沉入朦朧,分不清湖水的邊緣,辨不明葦草的搖曳,也望不見人聲的來處。
湖上暮色四合,夜意漸濃,萬物潛逃,落日已收攏了它的血色大帳。當游人漸次離開,還有湖上為數不多的水鴨,歡叫著,在優哉游哉的游弋,從從容容地在粼粼的波光中游過來游過去,將水面劃出幾道長長的水痕。人在湖岸,風清氣爽,舉首仰望,幾只水鳥從湖面疾起,撲翅向遠處飛去,飛入暗影,最終化為水天光色中的幾粒微墨,在浮沉之中,仿佛被巨大的熔爐吞噬了。當它們一剪一剪地劃破了湖上天幕的寧靜,飛向渺渺的遠方,也將人的心,將人的夢想,帶向無限的高遠。
許許多多個黃昏,我曾經獨自坐在湖岸上,目送著晚霞的余燼一寸寸熄滅于水天之間。那光影的退卻,竟也似收走了我白日里的一切紛雜心思,只留下一種難以言說的空明。暮色深濃,湖山寂寂,除了風聲水響,萬物皆悄然無聲。那湖山日暮的美妙光影,在我心上磨出一片空闊澄明之境。
如果你的人生曾與一個湖泊相依相伴過,得到過她恬靜而又溫柔的教育,那么無論你遠行千萬里,閉上眼睛,都會看見一泓碧湖悠悠展開,湖泊如同被明凈的玻璃封住了一般,如同被時間封住了一般。在遙遠的故鄉的天空下,那水聲日日夜夜輕拍著湖濱,不管你站在車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會在心靈的深處聽見這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