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深夜,有網民爆料稱,《桂林市2025年度事業單位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進入考察人選名單》中,考生蘇某某與曾因虐貓被華中農業大學給予嚴重警告處分的蘇某某同名同姓,疑似為同一人。6月30日,大皖新聞記者從招聘單位桂林市同安鎮獲悉,二者確實為同一人。“已經關注到此事,目前處于政審考察階段,考察結果需持續關注桂林市人社局官網。”
知乎上有人提問,蘇某某還會被錄用嗎?
先上結論:
肯定不會,絕對不會!
其實,當確定考生蘇某為“虐貓事件同一人”之后,就已經100%確定不可能錄取蘇某了。
這個結論其實大家心里都有數,只是個別人存在一些幻想,或者說存在一些誤解。
首先,考公考編除了筆試面試外,還有一個政shen關。
絕大部分情況下,這一關是不卡人的,所以也成就了生活中無數名場面,即某某考生在某某公考招錄中殺出重圍,筆試面試總成績第一順利上岸,真是不負韶華不負家人,通過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這樣的招錄,大家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家庭清白無大錯,你的成長清白無大錯。所以才讓你能以總成績排名優勢被錄取。
假如任何一點出了問題,筆試面試第一又有什么用?
政shen關一定會讓你知道,挨打要立正,言行要端正,是考公考編中最重要的紅線。
其次,政審關主要以查檔為主。
直系親屬檔案方面有硬傷,比如刑事犯罪記錄,
個人檔案方面有硬傷,比如失信,開除,拒不服兵役等等。
遇到這種情況下,只要查檔時確認了,那就直接pass,沒有任何疑問可言。
至于腦洞大開的,以為找關系就能搞定擺平檔案問題的,請繼續做夢,咱不耽誤你的夢想時間。
再次,政shen還要考慮社會影響,要符合核心價值觀。
蘇某遇到的情況,就屬于此類情況。
雖然網友們扒出蘇某因為虐貓事件,受過學校的警告處分。
但是,因為“你懂的”原因,絕大多數高校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真的把處分記錄塞入學生檔案之中!
有的學校明文規定,要記過以上的很嚴重的處分才會計入檔案,
有的學校就算有類似的規定,真正畢業時也會“創造”條件讓學生的檔案變得清清白白。
為什么?
學生要就業啊, 處分只要一進檔案,考公考編就基本沒了希望,
作為高校,會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工作無著,天天拍短視頻中痛罵本校是最大的垃圾制造商嗎?
高校顯然不希望,
所以,現在能基本確認,這名考生的檔案中,沒有這條處分記錄。
否則,還需要當地部門接到舉報后去查證嗎?直接看檔案部就完了。
或者這么說,考公考編的報名表大家總見過吧,上面就有“獎懲情況”一欄。
假如某位考生的檔案中有處分記錄,自己的報名表上卻不填寫,那么在政shen過程中就算這個處分不是那種影響錄取的處分,都可以直接將考生pass,
因為該名考生報名時存在不如實反映情況的行為 ,這已符合《公務員法》第二十六條,第五款:
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既然檔案中沒有,考生當然不會填,
這個時候,就要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了,
就比如這位考生現在所遇到情況,
自己好不容易筆試面試排前面了,結果成績剛公示,馬上就被人舉報,而且是被多人多次舉報。
呵呵呵
最后,從體制內工作人員的視角說一下,為什么這個考生一定會在政審中被pass。
答案也是兩個方面,
第一是減少非議,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還要錄取他,會造成多大非議,哪個單位喜歡這樣被輿論關注?
第二是堅決不當ji委的KPI 。假設這個單位很頭鐵,就是非要錄取虐貓考生,那么下一步必然是會被舉報到ji委,最后導致被追責。
基層ji委,其實是巴不得出現這類舉報的,按程序走一圈,結論非常好下還不用得罪人,一個KPI就完成了,無論是作為年底總結的一個數字,還是成為經驗材料的一個亮點,這種案件都是非常nice的。
所以只要稍微明白這一層關系,答案也就確認無疑了。
這件事的教訓就是:
1、做人言行要端正,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一句玩笑。
2、考公考編上岸之后是吃財政飯,吃財政飯所以就必須接受納稅人的監督與點評,如果能去不靠財政供給的單位,比如說你被微軟、特斯拉這樣的企業錄取了,就算公示出來,也不會有人去舉報,因為這份工作關他luan事。
今天的八卦就到這里,覺得不錯點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