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timesnownews”網站6月29日消息,根據印度PHD工商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印度經濟有望到2029年,印度將在增長方面超越七國集團。該研究基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分析,指出印度在2021-2024年間已實現8%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顯著超越同期七國集團國家表現。
三大核心驅動力支撐經濟動能:
內需市場擴張:超14億人口基數形成規模消費市場,15-64歲勞動人口占比達68%,形成持續增長內生動力
改革政策紅利: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結構性改革深化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國際貿易升級:2021-2024年與七國集團雙邊商品貿易額增長達61%,全球供應鏈地位持續強化。
人口結構對比凸顯競爭優勢:七國集團成員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普遍超10%,部分國家預計2030年前老齡人口將倍增。反觀印度勞動適齡人口儲備充足,既保障生產力基礎,又形成技術人才儲備池。研究強調,這種人口紅利窗口期將支撐印度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發揮更重要的增長引擎作用。
印度與七國集團經貿合作實現跨越式增長,四年間雙邊貿易額躍升61%達2480億美元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印度與七國集團成員國商品貿易總額呈現顯著增長態勢,自2021至2025財年期間實現61%的復合增長率,貿易順差持續穩固。分析指出,這一增長印證了印度制造業、制藥產業及數字服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更成為全球供應鏈整合的關鍵驅動力。
結構性變革驅動增長動能
制度性改革框架有效激活市場活力,商品服務稅改革、企業破產法規完善及制造業激勵計劃三大政策支柱,系統性優化了投資生態與商業運營效率。數字化基建突破尤為突出,Aadhaar生物識別系統與統一支付接口構建的普惠金融網絡,為全球數字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倫理治理樹立標桿
在數字創新領域,印度推出的多語言人工智能平臺BHASHINI引發國際關注。該工程通過消除語言技術鴻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倫理導向型AI治理的示范項目,彰顯技術創新的社會包容屬性。
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凸顯
作為國際太陽能聯盟創始國及全球生物燃料聯盟主導方,印度通過"環境友好型生活倡議"等戰略部署,持續引領清潔能源轉型對話。研究強調,深化與七國集團在氣候技術轉移、醫療供應鏈強化等領域的戰略協同,將成為塑造全球可持續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