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荔韻:從“一騎紅塵妃子笑”,到“今日荔枝入菜來”
今天要說說嶺南佳果荔枝了,想饞一饞外地的朋友,可是如今快遞業太發達,外地朋友也可以輕而易舉品嘗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盛夏時節,嶺南大地漫山遍野的荔枝樹綴滿紅綃,如繁星墜地,將千年的甜蜜與芬芳再次捧上人間。這顆承載著千年傳奇與文化底蘊的南國佳果,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在歲月流轉中,從宮廷貢品蛻變為尋常百姓餐桌上的創意珍饈。
千年荔韻,傳奇流芳
在華夏版圖上,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猶如被大自然偏愛的明珠,孕育出2000多年歷史的荔枝文化。單在我們廣東,荔枝品種便多達120余種,每一顆都凝聚著獨特的風土韻味。
關于荔枝的由來,還流傳著一個民間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天夜晚,突然狂風四起,一位仙姑從天而降。她到各名城游玩以后,來到廣東增城縣西園,看這里山清水秀,就在一棵樹上坐了下來,并在樹上睡了一會。東方發白了,她又返回天宮。因為她走時慌慌忙忙,竟把身上的一縷綠色絲掛在樹上忘了帶走。第二年,這棵樹上竟然長出了肉厚汁多、清甜可口的佳果。因為這佳果是仙姑“離枝”而去結下的,人們就給它取名叫“荔枝”。這份浪漫傳說,為荔枝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也讓它在歷史長河中,成為尊貴的象征。
唐代,荔枝更是因楊貴妃名動天下。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最愛吃荔枝。唐朝大詩人杜牧的 《過華清宮絕句》就講述了唐玄宗皇帝為滿足楊貴妃的最愛千里迢迢弄荔枝的故事。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不容易保存,在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唐代,靠飛馬從南方傳送荔枝到長安是多么的困難。但為了討好楊貴妃的歡心,唐玄宗還是令人騎上快馬,從嶺南七天七夜,以接力的方式,從千里之外運送荔枝到長安,以供楊貴妃享用。在荔枝傳送的途中,差官和馬匹常常會累死,他們的千辛萬苦只是為了換得楊貴妃的一笑,而人們不知道送的是荔枝,還以為是緊急公文呢。驛道上,馬蹄聲碎,差官與馬匹倒斃途中,只為換貴妃朱唇輕啟的一笑,荔枝也因此留下“妃子笑”的雅稱。過去荔枝被視為一種貢品。據說天寶年間每年要為唐朝楊貴妃、玄宗皇帝選擇佳品飛馬傳送。
而蘇軾被貶嶺南時,卻在荔枝的甜蜜中覓得豁達,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做嶺南人”,盡顯對這方佳果的癡愛;李師中“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更勾勒出荔枝掩映下的嶺南詩意畫卷。時至今日,增城掛綠荔枝在拍賣場上仍屢創幾十萬一顆的天價,富豪們爭相競逐,足見其魅力經久不衰。
每當荔枝上市時節,我們這里不少人喜歡一家老小到從化、增城或東莞的荔枝樹下親手摘下一顆顆紅皮或紅中帶點綠皮的荔枝,邊摘邊吃,其樂融融。
荔香入饌,創意無窮
荔枝不僅可以吃,還可作藥,其果肉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蛋白、脂肪、維生素C、檸檬酸和磷、鐵等,為老幼補品。
當現代物流讓“一騎紅塵”成為歷史,荔枝早已不再是稀缺的貢品。尤其是今年,恰逢荔枝豐年,加之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這顆南國佳果再次成為全民焦點。不過,荔枝雖美味,卻因性熱素有“一個荔枝三把火”之說。我所知的吃荔枝降火的方法無非就是幾種:一是吃完荔枝后喝涼茶;二是把剝好的荔枝放進淡鹽水里浸泡半小時后再吃;三是用荔枝皮煮水喝;四是泡荔枝酒;五是荔枝入菜。除了飲用涼茶、鹽水浸泡等傳統降火法,將荔枝入菜,更是巧妙化解燥熱、解鎖全新美味的絕佳方式。
今天就來說說荔枝入菜,我做過的幾道菜。
荔枝肉:甜蜜交織的味覺驚喜
荔枝肉又名釀荔枝(客家人就是喜歡做釀菜,釀豆腐釀辣椒釀茄子釀苦瓜等等),將傳統與創新完美融合。
步驟:
1.剝去荔枝紅衣,用小刀劃開荔枝的一面,取出荔枝核(如果有去核器就更好了);
2.把調好味的肉末塞進荔枝內;
3.在釀好的荔枝上面撒點鹽提鮮;
4.直接放在電飯鍋飯面蒸,可在飯煮開時再放入。
待米飯飄香時,蒸好后出了很多水,荔枝很綿軟,荔枝和豬肉的味道很明晰。荔枝的清甜與豬肉的醇香相互滲透,軟糯綿密的果肉裹著咸香肉末,甜而不膩,恰似一場舌尖上的浪漫邂逅,是甜食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美味。
荔枝鴿湯:自然饋贈的鮮甜交響
鴿子洗凈不用切塊,搭配一點滋補藥材,待水開后將整只鴿子放入瓦罐內煲湯,湯快煲好時,放入10來個去皮的荔枝,再煲10分鐘即可,加入適量鹽,瞬間,果香裹挾著肉香四溢,無需松鮮鮮、雞精等多余調料,荔枝的清甜便將湯品升華至極致。自然鮮甜,我兒子喝了第一口就說:太好喝了!好喝到忘了拍照片。
若將鴿子換成雞肉、鵪鶉或豬骨,同樣能演繹出不同風味的鮮甜樂章。
荔枝蒸雞:果香肉韻的完美協奏
1.土雞斬件
2.荔枝剝皮備用
3.雞肉放入碟內,放姜片,少許鹽
4.水燒開后把碟子里的雞肉放在蒸架上,隔水蒸半個小時至肉香四溢
5.半小時后加入荔枝肉,蓋上蓋子續蒸10分鐘
6.上桌。
此時,雞肉的醇厚與荔枝的清爽相得益彰,果香浸潤著每一絲肌理,入口鮮香無比,堪稱餐桌上的夏日盛宴。
晚餐的荔枝蒸雞和另一道菜。
荔枝還可以做很多菜,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甜蜜背后的沉思
然而,在荔枝帶來甜蜜與歡樂的同時,一些令人痛心的畫面也闖入視野。網絡視頻中,荔枝因價格低迷滯銷,果農無奈將成筐荔枝喂貓喂狗。這一景象與拍賣場上的天價荔枝形成鮮明反差,不禁讓人深思:在豐收與美味的背后,如何讓果農的辛勤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讓荔枝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值得我們共同探尋答案。
從千年傳奇到現代餐桌,荔枝始終以其獨特的魅力,串聯起歷史與當下。它不僅是嶺南文化的鮮活符號,更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甜蜜饋贈。當荔香入菜,一場味蕾與文化的奇妙之旅,正等待著更多人去探索、去品味。
(2157 圖9 2025/6/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