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飛天,第一反應她們應該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敦煌石窟全集:15飛天畫卷》敦煌研究院主編
但是在莫高窟早期北涼(397年~439年)三窟里,經常能看到一群小胖子在佛、菩薩頭頂上飛舞供養。比如275窟這幾個把自己掰成僵硬的V字形的胖子。
特別是這身,胖也就算了,還貼心的為他畫出了因重力而下垂的肚腩。
(圖源來自,豆瓣:朱一點頭 印度阿旃陀)
因為畢竟,飛天從印度來的時候長這樣
所以飛天在中國就是一個勵志減肥的過程。
這是一百年后北魏的飛天,雖然瘦了很多,但是姿態依然僵硬。
到了西魏(公元540年前后),飛天有了中原瘦骨清的樣子,還有了脫離地心引力的飄逸感;印度的飛天也蛻變成常泡健身房的肌肉男,雖然一身肌肉但也輕盈了許多。
隋代是敦煌飛天藝術大發展時期。飛天基本為中原女性造型,或清瘦修長,或豐滿圓潤,動態多變,不拘一格。比如著名的三兔共耳藻井里的飛天。(407窟:三兔聯跑蓮花飛天藻井圖案段文杰 李復 臨摹)
時間來到了唐朝。從庫車到敦煌,從公元3世紀到公元7世紀,飛天經歷了將近400年的時間,終于變成了飄逸的、毫無重量感的、翱翔在凈土天國里的少女。
來源|Junesnow(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歡迎留言、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