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閶門有戶姓周的人家,當家的是綢緞莊掌柜周老爺。膝下有女名喚周婉娘,年方十八,生得面若桃花,卻性情輕浮。許配給同街米鋪沈家公子沈玉郎,尚未過門。
沈家公子生得老實,常年守著米鋪算賬。婉娘嫌他木訥,常躲在繡樓窗口,看街上過往行人。那日清明,她隨家人去寒山寺上香,在山門外撞見個白衣秀才。
秀才姓柳,名文軒,是揚州來的舉子,借住寺中讀書。生得眉清目秀,手持折扇,正對著春色吟詩。婉娘見了,心頭一動,故意掉落手帕。柳秀才拾帕,見上面繡著并蒂蓮,便抬頭望向婉娘,四目相對,婉娘臉頰飛紅。
此后幾日,婉娘總找借口去寒山寺。柳秀才也知她心意,便在寺后竹林相候。兩人私會幾次,婉娘竟把沈玉郎的聘禮金釵,偷偷送給了柳秀才。
周老爺察覺女兒不對勁,催著沈家早日娶親。婉娘得知后,連夜收拾包袱,溜出家門,與柳秀才私奔了。周老爺氣得發抖,報官說女兒被拐,卻不知兩人已雇船南下。
柳秀才哄騙婉娘,說要帶她回揚州老家成婚。船行至杭州,柳秀才說盤纏用盡,要去城里找朋友借錢,讓婉娘在船上等候。婉娘信以為真,從包袱里又摸出只銀鐲子給他。
柳秀才走后,直到天黑也沒回來。婉娘心中不安,下船打聽,才知柳秀才根本沒有朋友在杭州。她慌了神,正要回船,卻被兩個壯漢攔住,說是柳秀才欠了他們銀子,拿她抵債。
婉娘這才明白上當,哭喊著掙扎,卻被壯漢捂住嘴,塞進了一輛馬車。馬車七拐八繞,停在一處掛著紅燈籠的院子前。老鴇扭著腰肢出來,上下打量婉娘,笑道:“這貨色不錯,夠我賺幾兩銀子了?!?/p>
原來,柳秀才是個慣騙,專哄騙富家女子,再將她們賣入青樓。婉娘被賣入杭州“倚翠樓”,老鴇逼她接客。她抵死不從,被打得遍體鱗傷。想起家中父母,想起老實的沈玉郎,悔得腸子都青了。
卻說蘇州這邊,沈玉郎聽聞婉娘私奔,雖心中失落,卻也慶幸未娶這水性楊花的女子。周老爺氣病在床,綢緞莊生意也一落千丈。
婉娘在青樓熬了半年,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老鴇見她不肯接客,又怕她尋死,便將她轉賣給了揚州的一家暗娼館。押解她的途中,路過鎮江渡口,婉娘趁人不備,跳進了長江。
幸好被過往漁船救起,船夫見她可憐,問明緣由,便捎她回蘇州。婉娘一路乞討,好不容易走到閶門,卻見周家綢緞莊已換了招牌,打聽才知父親已氣死,母親也改嫁了。
她又去米鋪找沈玉郎,只見沈玉郎正抱著個嬰兒,身邊站著位賢淑的女子,正是新娶的妻子。沈玉郎見了婉娘,先是一驚,隨即冷淡地說:“周姑娘,你我早已無關,莫要再來打擾?!?/p>
婉娘萬念俱灰,踉蹌著走出米鋪。此時天降大雨,她躲在墻角,想起自己的遭遇,哭得撕心裂肺。路過的街坊認出她,紛紛指指點點,說她是敗壞門風的蕩婦。
就在這時,街角走來個算命先生,見了婉娘,搖頭嘆道:“姑娘印堂發黑,面帶桃花劫,如今福報耗盡,恐難善終啊?!蓖衲锢∷麊枺骸跋壬捎薪饩戎??”
算命先生說:“你本有好姻緣,卻自毀前程,如今唯有出家修行,方能抵消罪孽。”婉娘想起青樓的屈辱,想起父母的慘死,覺得唯有青燈古佛才能贖罪。
她拜別算命先生,一路走到靈巖山寺,求住持收留。住持見她誠心悔過,便為她剃度,法名“悔心”。從此,悔心尼姑在寺中每日誦經念佛,懺悔前半生的過錯。
三年后,沈玉郎帶著妻子來靈巖山寺上香,無意間撞見了悔心尼姑。此時的悔心,面色平靜,眼神清澈,早已沒有了當年的輕浮。沈玉郎夫婦上了香,臨走時,悔心尼姑遞給他們一串佛珠,說:“阿彌陀佛,善哉善哉?!?/p>
沈玉郎回到家,將佛珠放在供桌前。當晚,他做了個夢,夢見婉娘哭著說:“多謝你當年不娶之恩,讓我免受更多苦楚。這串佛珠,是我每日誦經的功德,望你夫妻平安?!?/p>
沈玉郎醒來,心中感慨萬千。從此,他時常接濟靈巖山寺,也教育子女要行善積德。而悔心尼姑,在寺中修行終生,直到八十歲無疾而終。臨終前,她告訴弟子,自己此生最大的報應,不是被賣入青樓,而是辜負了真心待她的人。
蘇州的老人說起這段往事,總會感嘆:“紅顏禍水固然可恨,但若不守婦道,終究是害人害己。這世上最公平的,便是因果報應,絲毫不差?!比缃耖嬮T一帶,若有人提起“周婉娘”的名字,老一輩人仍會搖頭,說那是個“不知廉恥,終得報應”的女子。
這故事傳了百余年,勸誡了無數癡男怨女。世人皆道青樓苦,誰知禍根在心頭。若不珍惜眼前人,縱有如花美貌,終是鏡花水月,落得個悔不當初的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