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近日完成一例創新性肺癌手術,成功為患者徐女士(化名)同期實施多原發肺癌微創切除及支氣管鏡機器人引導下冷凍消融術。該手術在國內尚屬首例,通過一次手術即解決了患者肺部兩處不同部位的病灶。
"真沒想到,我竟成了這種創新手術的全國首例患者!"即將出院的徐女士精神飽滿,談及此次治療經歷時難掩激動之情,"醫生們精湛的醫術和醫院周到的服務讓我倍感安心。"
醫院團隊創新性地將兩種微創技術有機結合,在同一臺手術中完成,不僅減少了患者痛苦,更為不同部位多原發肺癌的手術治療開辟了新路徑。
郁悶!咳嗽半月,查出雙病灶打破平靜生活
清晨五點,徐女士像往常一樣輕手輕腳地推開廚房門,準備給小孫子做他最愛的包子。揉面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劇烈咳嗽讓她不得不扶住灶臺她強撐著做完早餐,卻沒了往日的胃口。
徐女士是南京人,大半輩子都在體力勞作中度過。年輕時,她種地是一把好手。年紀大了以后,幫襯兒女、照顧孫輩,身體一直硬朗得很。可這次咳嗽像跗骨之疽,從最初的偶爾輕咳,逐漸演變成夜間陣發性的劇烈咳嗽。深夜里,她蜷縮在客廳沙發上,捂著嘴壓抑咳嗽聲,生怕吵醒熟睡的家人。
半個月過去,情況愈發糟糕。連在小區里散步,爬個緩坡都要停下來大口喘氣。兒女察覺異樣后,立即帶她到社區醫院檢查。CT室里,機器運轉的嗡鳴聲中,徐女士攥著檢查單的手微微發抖。當醫生指著影像圖上的陰影,說出“右肺上葉團片狀混雜密度影,右肺下葉背段磨玻璃結節”時,診室里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
回家路上,兩個可疑的肺癌病灶診斷結果,像兩塊巨石壓在徐女士和家人心頭,將原本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徹底擊碎。
糾結!又小又深的病灶,治療陷入兩難困境
診斷結果出來后的那個周末,徐女士家的客廳成了臨時“會議室”。一家人圍坐在茶幾前,茶幾上散落著各種肺部CT影像和醫學資料。
“媽身體一直這么好,怎么會這樣?”女兒紅著眼眶反復翻看檢查報告,聲音里滿是難以置信。
在江蘇省腫瘤醫院的診室里,胸外科主任醫師李明將徐女士的肺部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用激光筆仔細標注:“右上肺這個主病灶,最大截面積達到26*15mm,必須進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手術切除是目前最穩妥的方案。”他頓了頓,又指向右下肺的微小陰影:“但這個8mm的結節,位置刁鉆,藏在肺葉深處。如果采用傳統手術,對周圍健康肺組織的損傷也很大,術后恢復和肺功能都會受到明顯影響。”
“那能不能不處理?”徐女士的老伴聲音有些發顫。李明神色凝重地解釋:“這就像在身體里埋下一顆定時炸彈,雖然現在病灶小,但癌細胞具有不確定性,一旦擴散,后果不堪設想。”
這種“切與不切”的糾結,并非個例。隨著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篩查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癌病灶被發現,如何科學處置這些病灶,成了困擾醫患多年的難題。
在病房走廊里,徐女士望著窗外發呆。而此時的醫生辦公室里,李明正組織多學科會診,與放療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等專家反復討論,試圖找到一個既能徹底清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保護患者肺功能的完美方案。
闖關!人機協作,雙病灶一次精準清除
“我們愿意嘗試,和醫生一起闖關!”當醫生提出創新性的手術方案時,徐女士和家人堅定地選擇信任醫護團隊。在這臺全國首例的手術中,醫生制定了“雙管齊下”的策略:對于較大的右上肺主病灶,采用微創手術切除;而右下肺的小病灶,則由機器人與醫生攜手完成治療。
在小病灶的手術過程中,機器人發揮了關鍵作用。術前,醫生依據CT影像數據,生成精確的三維支氣管樹模型和支氣管鏡導航路徑。手術時,在精準導航系統的指引下,醫生操控兩根機械臂,將氣管鏡沿著呼吸通道,以毫米級的精度直達肺部病灶區域,再置入冷凍消融針,隨后釋放零下149°的超低溫,經過10分鐘兩次循環的冷凍消融,將癌細胞徹底滅活。
這場手術堪稱“亞毫米級精度的無痕之戰”,成功突破了傳統手術和消融手段在處理此類病灶時定位難、創傷風險高的技術瓶頸。其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機器人輔助系統,憑借機械臂的超高穩定性和精準度,無需開刀,就能經自然腔道抵達肺部深處的病變靶點車;二是亞毫米級實時導航技術,通過融合電磁導航、光學導航、鏡體運動監測與術中三維成像,實現0.1毫米級的超精準定位,哪怕是微小到肉眼難以分辨的結節也無處遁形;三是冷凍消融技術,利用超低溫形成的冰球瞬間包裹病灶,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周圍健康組織。
李明在術后表示:“這臺手術充分驗證了機器人支氣管鏡平臺在處理極端微小、多發肺結節方面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我們致力于將肺癌扼殺在‘萌芽狀態’,消除患者對肺部小結節的長期恐懼,這正是‘精準醫學’與‘人文關懷’在胸外科領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