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多地冒出大量斷供房。住建部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斷供房總量比去年同期多了37.8%,涉及金額超2780億元。
為啥大家都不還房貸了?房價從最高點跌了30%,不少人買房的首付都跌沒了;很多人收入減少甚至丟了工作,每個月好幾千的房貸實在扛不住,只能無奈選擇斷供。
武漢的鄭斌就是個典型例子2019年,他在漢陽老關村花160萬買了套房,月供8000元。那時候他年收入30萬,覺得還貸壓力不算大。
可6年后房子跌到110萬,首付直接虧沒了,再加上收入斷崖式下降,在房價暴跌和收入縮水的雙重打擊下,他也只能斷供。
面對這種情況有專家提議取消房貸,覺得這樣能減輕買房壓力。但這辦法真的可行嗎?我們覺得不行,原因有兩點:
房貸對銀行來說是“搖錢樹”。現在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有38.6萬億,占銀行總貸款的17.9%。要是取消房貸,銀行收入大減,業績難看,沒有哪家銀行愿意干這種虧本買賣。
現在房價還是貴得離譜,大多數家庭只能靠貸款買房。一旦取消房貸,很多人根本買不起房,買房的人少了,房價可能會暴跌,這對社會和經濟的沖擊太大了。
允許暫時失業的人先不還房貸等找到工作有收入了再接著還; 把20年的房貸延長到30年,月供壓力立馬小一半;月供壓力大的,可以直接用公積金賬戶里的錢還。
去掉房價里的泡沫別讓房子變成炒錢的工具。房價降下來,買房還貸壓力自然就小了,多推共有產權房,房子一半產權歸個人,一半歸政府,這樣首付和月供都能少很多; 給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便宜的租房選擇,別為了刺激買房,降低貸款門檻讓還不起錢的人硬著頭皮上車。
斷供房越來越多取消房貸看似是個“大招”,但其實治標不治本。銀行離不開房貸業務,貿然取消還會引發房價暴跌。
當務之急是讓房貸政策更靈活,比如允許暫時停貸、延長還款期;同時給新買房的人設置門檻,避免沒能力還貸的家庭背上債務。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斷供風險,讓買房這件事真正回歸“住”的本質。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