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費市場里假貨成了讓人頭疼的“毒瘤”。從商場里的“大牌”運動鞋到直播間的“五常大米”,假貨無孔不入。
黑心商家把幾十元成本的東西包裝成高端貨,標價幾百上千元,利潤高達2400%。
他們盯上老年群體和餐飲行業(yè),“全點牛奶”“陶碧華”辣椒醬等三無產(chǎn)品坑害不少人。直播帶貨讓假貨亂象變本加厲,主播用“渠道尾單”等幌子賣仿品,還玩“最后五單”制造緊迫感。
更有“托兒”在彈幕配合演戲,不明就里的消費者很容易掉進陷阱。假貨不僅讓消費者錢包受損,還帶來健康危機,重金屬超標食品、劣質化妝品等危害不小。江蘇就有2000多名女性用了假“SK-II精華”后皮膚過敏,老人買的假冒保健品還可能耽誤治療。
對正品商家來說,假貨是“慢性自殺”,銷量受影響不說,連研發(fā)新品動力都被打擊。
某知名零食品牌就因假貨泛濫,被迫砍掉三條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線。好在監(jiān)管部門已經(jīng)出重拳,2024年北京市查辦直播帶貨問題94個,推動平臺設合規(guī)服務站。刑法也加碼,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最高可判無期徒刑,涉罪主播還被禁止從業(yè)。
平臺和主播也在行動,“交個朋友”成立質控實驗室,東方甄選主動墊付退款,淘寶直播推職業(yè)認證。消費者更得練就“火眼金睛”,買東西看生產(chǎn)日期、生產(chǎn)許可證,別信“大牌平替”便宜貨。發(fā)現(xiàn)假貨別嫌麻煩,保留證據(jù)撥打12315投訴,你的一次維權可能幫更多人避坑。
有人買到假洗發(fā)水堅持維權,不僅獲賠三倍還推動平臺下架該商家所有商品。假貨泛濫本質是利益與道德的博弈,根治需要監(jiān)管、平臺、商家多方努力。
消費者也得長點心,別只看價格,多查查品牌資質,想想“為啥這么便宜”。當越來越多人拒絕假貨,每次違法都付出代價,消費市場才能回歸“貨真價實”。
記住,“一分錢一分貨”硬道理,護好錢袋子還得靠自己多留心。現(xiàn)在就行動起來,買東西多留個心眼,遇到假貨及時舉報,別讓黑心商家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