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晨霧未散時,我又站在了荷塘邊。露水在荷葉上凝成圓潤的珠,仿佛一夜未眠收集的星子。木船系在歪斜的老柳下,船身爬滿青苔,槳柄處被歲月磨得發亮,那是兒時阿婆握著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劃過水面留下的痕跡。
撐船入塘,槳劃破水面的聲響驚醒了沉睡的蜻蜓。它們慌亂振翅,翅膀在薄霧中抖落細碎的金粉,如同誰不小心打翻了裝著陽光的琉璃盞。荷香便在這時悄然漫過來,清甜中帶著幾分草木的清苦,恍惚間竟與阿婆蒸的米糕香氣重疊 —— 那是摻了荷葉汁的米糕,蒸好后總要撒一把新鮮的蓮子碎。
塘心那株老荷,是整個夏天的守望者。它的莖干比旁的粗壯,深褐色的紋路盤虬臥龍,像是阿婆布滿皺紋的手。花瓣邊緣早已蜷曲,如同被火燎過的宣紙,卻依然倔強地朝著太陽綻放。還記得小時候,阿婆總愛摘下半開的荷花,插在粗陶瓶里,擺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她說,荷花是有魂靈的,能守家宅安寧。
日頭漸高,荷塘成了打翻的調色盤。粉荷如晚霞墜入碧波,白荷似冬雪浮于綠水。荷莖筆直地挺立,任憑熱浪翻涌,始終保持著一種孤高的姿態,像極了阿婆生前,即便生活清貧,脊梁也從未彎過。水面下,錦鯉穿梭嬉戲,偶爾躍出水面,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又倏然碎成滿池跳動的星子。
岸邊的老柳樹下,是夏日最鮮活的人間煙火。王大爺搖著破蒲扇,給孫子念 “接天蓮葉無窮碧”,小娃娃含著冰棍跟讀,漏風的牙齒把詩句咬得支離破碎。年輕情侶依偎著,姑娘將荷葉舉過頭頂,小伙子舉著手機拍照,鏡頭里藏著比荷花更嬌艷的笑靨。幾個孩童追著蝴蝶跑,草帽歪戴,褲腳沾滿泥,笑聲驚飛了柳梢的麻雀,撲棱棱的翅膀聲,成了夏日最生動的注腳。而荷花只是靜靜地開著,任人觀賞,任人撫摸,將塵世的喧囂都化作自己的背景。
夕陽西下,余暉給荷塘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荷花慢慢收攏花瓣,像是合上一本寫滿故事的書。搖船而歸時,槳聲欸乃,攪碎了滿池霞光,也攪碎了我的回憶。小時候,阿婆總愛帶著我在這樣的傍晚,坐在船頭看晚霞。她說,每一朵荷花心里都住著個小精靈,冬天就躲在泥里睡覺,等夏天一到,就急著鉆出來看世界。那時的我,總愛趴在船沿,幻想能看見精靈們嬉戲的身影。
當月亮爬上柳梢,荷塘陷入靜謐。月亮爬上柳樹梢,荷塘靜得能聽見露珠滴進水里的聲音。風一吹,滿塘荷葉沙沙響,荷香混著水汽撲在臉上,涼絲絲的,像含了一口井水湃過的脆梨。我蹲在岸邊,摸了摸濕潤的泥土,突然懂了阿婆為什么那么愛荷花。它們在爛泥里悶了一整個冬天,卻把最干凈的花開在夏天。就像阿婆,一輩子沒出過村子,沒享過幾天福,卻把日子過得比荷花還鮮亮,像把苦澀的蓮子熬成了甜津津的羹湯。
夜色漸深,我起身離開,身后的荷塘在月光下朦朧成一幅水墨。那些盛開的荷花,那些鮮活的記憶,都將永遠留在這個夏天,留在我生命的長河里,散發著淡淡的、卻永不消散的清香。
作者簡介
周俊杰,男,四川廣漢人,作品散見《今日中學生》《散文詩世界》《楚天聲屏報》《河源日報》《淮南日報》《九龍報》《龍溪文學》等刊物,多篇新聞稿被四川經濟網、四川新聞網、四川先鋒網、湖南紅網、瀟湘晨報等采用發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