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文 | 大力 · 主播 | 星韻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
人心仿若一方深邃幽謐的庭院,于歲月悠悠、流光緩緩間,悄然積落層層塵埃。那塵,是瑣碎日常里滋生的煩憂,是求而不得所衍生的悵惘,亦是人際往來中無意沾染的疲憊。恰如靜置久矣的居室,若不勤加灑掃,雜物便會肆意堆疊,終致空間逼仄,氣息窒悶。
人心如器,久貯則濁。塵埃落定,積垢成障,若不拂拭,終致靈臺蒙翳。古人云“明鏡止水”,然鏡須勤揩,水要常換,人心亦當如是。那些蕪雜的念頭、淤塞的情緒,恰似器皿中的殘渣,時日愈久,愈顯沉滯。倒掉,方能容新;清空,始得輕盈。
不良情緒如細沙,初時不覺其重,積之漸多,便壓得人步履蹇澀。沙漏中的流沙,自上而下,無聲無息,卻將光陰具象為可計量的消逝。人心若沙漏,歡喜時流沙璀璨如金,郁結時卻凝滯如鉛。何不將漏底輕啟?任那些晦暗的沙粒簌簌而落,漏盡處,自有澄明。
憂郁似秋雨,纏綿不絕時,連衣袖都沾了潮氣。但雨終會停,云終會散,只需推開窗,讓風穿堂而過。情緒的清理,不必聲勢浩大,只需一念轉圜,如茶垢遇沸水,輕輕一沖,杯盞復歸瑩澈。
枝頭落葉,本是四季常理,偏有人執帚欲掃盡每一片枯黃。妄念如落葉,紛飛于思想的庭院,掃不勝掃。強求不留一片,反累得心神俱疲。不如任其飄零,待風來卷走,或化春泥,或歸塵土。
執念最耗心神。譬如緊握一把沙礫,愈用力,流失愈快;攤開手掌,反見沙粒靜臥如星子。人心之器,容量有限,裝得下“當下”,便容不得“過往”與“將來”的碎屑。倒掉那些“若當初”“倘若是”,方知此刻的掌紋里,早已刻著命運的讖語。
舊事如陳釀,藏得久了,有的醇厚如詩,有的酸澀如淚。陶甕密封太嚴,美酒亦會變味;心扉緊閉太久,歡愉也成枷鎖。不必將每段記憶都供奉在神龕里,有些該封壇深埋,有些該傾入江河。
遺忘并非薄情,而是給新生騰挪余地。像園丁修剪枝椏,舍去枯敗的,才有余力滋養新芽。那些刺痛的、遺憾的、不甘的,不如倒入時光的溝渠,任其漂流至無人之境。陶甕空了,才能插一枝新折的梅,暗香浮動里,盡是未寫的篇章。
清空不是虛無,而是留白的藝術。水墨畫卷中,飛白處自有煙霞;琴弦震顫時,停頓處亦含余韻。人心亦需留白,倒掉冗余,方顯本真。如梁實秋筆下雅舍,一幾一椅皆見性情,疏落中反生雋永。
最上乘的活法,是“器空常滿”。似竹籃打水,看似徒勞,卻在一次次滌蕩中洗去污垢,終至通體透亮。倒掉心里的垃圾,非為否定過往,而是讓靈魂如初雪后的庭院,每一步都留下新鮮的足跡。
倒空之后,人心若雨后青山,蒼翠欲滴;似夜半池塘,星月可掬。無需刻意尋覓灑脫,當器皿不再負累,自在便如空氣,無處不在。
原來最深的智慧,不過是定期拂拭,適時傾倒。
-作者-
大力,用文字編織好夢,用筆觸溫柔歲月,用心記錄生活的每一個溫柔瞬間。本文首發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主播-
星韻,微信:asd3986969。用沉穩和溫暖的聲音詮釋文字的魅力。微信公眾號:xingyunzs2018【星韻之聲】
-攝影-
從看見到發現,插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