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周五晚上,當我和老公張偉從超市回來,看到客廳里堆滿的空包裝袋時,我們倆都呆住了。一桶5升的花生油,空了;十卷衛生紙,沒了;十斤大米,見底了。這些東西,我們平時能用一個多月,婆婆來了7天就全沒了。
"媽,這些東西怎么用得這么快?"張偉小心翼翼地問婆婆。
婆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頭也不回地說:"哎呀,我這不是想著給你們省點錢嘛,多做點菜放冰箱里,你們上班也方便。"
我走到廚房一看,好家伙,冰箱里確實塞得滿滿當當。上下兩層都是各種菜,有些菜我都叫不出名字。可是仔細一看,很多菜都已經有味道了,明顯放了好幾天。
"媽,您做這么多,我們也吃不完啊。"我盡量壓著火氣說。
"不是給你們吃的,我給隔壁鄰居家也送了一些。人家新搬來的,我想著咱們做鄰居要和睦相處。"婆婆終于轉過頭來,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
我差點沒氣暈過去。敢情我們家成了慈善廚房?我辛辛苦苦上班賺的錢,買的菜,成了她在新鄰居面前做人情的工具?
第二天早上,我起來準備上班,發現衛生間里的衛生紙又空了。我記得昨天晚上我剛換了新的一卷,怎么又沒了?我找了半天,最后在垃圾桶里發現了真相——里面塞滿了用過的衛生紙,而且明顯不是正常使用的量。
"婆婆,您是不是拿衛生紙擦別的東西了?"我忍不住問。
"哦,我昨天收拾房間,用紙擦了擦柜子、桌子什么的。還有啊,我給你們洗了些衣服,用紙把洗衣機擦干凈了。"婆婆一邊說一邊繼續往垃圾桶里扔紙。
我心里那個火啊,但是看著老公的面子,我還是沒敢發作。可是當我看到她居然把好幾層衛生紙墊在鞋底下,說是防滑的時候,我真的忍不住了。
"婆婆,衛生紙是用來上廁所的,不是用來當抹布的。您要是想擦桌子,我可以給您買專門的抹布。"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小氣?不就是幾卷紙嘛,我兒子賺錢容易著呢。再說了,我這不是為了你們家好嘛,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的。"婆婆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在老家的時候,鄰居家都夸我勤快,到了你們這里倒成了浪費了?"
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大米的事。十斤大米,按理說我們一家三口吃半個月都夠了。可是婆婆來了一周,米缸就見底了。我開始以為是她做菜用量大,后來才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那天中午我請假回家拿文件,正好撞見婆婆在廚房忙活。她居然在淘米水里放了大把大把的大米,說是要做米湯給樓下的王大爺喝。王大爺是個獨居老人,平時也沒人照顧,婆婆這么做本來是好事,可問題是她用的是我們家的米啊!
"媽,您要是想幫助王大爺,我們可以單獨買點米送給他。但是您不能這樣拿我們家的東西去做人情啊。"我試圖跟她講道理。
"什么叫拿你們家的東西?我兒子的家不就是我的家嗎?再說了,我把王大爺照顧好了,他也會照顧你們的。你們年輕人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婆婆理直氣壯地說。
我徹底無語了。感情在她眼里,我們家的東西就是公共財產,她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
更讓我崩潰的是,當天晚上張偉回來,我跟他說了這件事,他居然說:"媽也是好心,你就別計較了。再說了,那些東西也不值幾個錢。"
不值幾個錢?我們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房貸、生活費,剩下的錢本來就不多。現在倒好,婆婆一周的"好心",直接花掉了我們大半個月的生活費。
第七天,也就是婆婆準備回老家的那天,我做了一個決定。我把這一周的所有花銷都記錄下來,包括被她"好心"送出去的那些東西的價值,總共算了一筆賬。
"婆婆,您看看這個賬單。"我把一張紙遞給她。
她接過來看了看,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你這是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就是想讓您知道,您這一周的'好心'花了我們多少錢。下次您要是還想來,我們可以提前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安排比較合適。"
張偉在旁邊拽我的衣服,示意我別說了。但是我覺得有些話不說清楚,以后還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我們的工資不高,每個月的開銷都是精打細算的。您要是真的為我們好,就應該理解我們的處境。"
婆婆沉默了很久,最后說:"我知道了,以后我會注意的。"
從那以后,婆婆再也沒有在我們家住過這么長時間。偶爾來住一兩天,也會很注意用量。雖然我們的關系因為這件事有些尷尬,但是我覺得有些底線還是要堅持的。
畢竟,真正的關愛不是無節制的索取和給予,而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的相互體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