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洞洞鞋因其柔軟、舒適等特點
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近日一些網友穿洞洞鞋
卻發現患上腳氣
看著透氣的洞洞鞋
為何會引發腳氣?
洞洞鞋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穿洞洞鞋
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
廣州市皮膚病醫院真菌專病門診負責人高愛莉介紹,洞洞鞋如果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長期穿著,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氣”“腳癬”。
她表示,比起網面鞋、布鞋來說,洞洞鞋吸汗性不強,而對 比同樣以塑料材質為主的拖鞋,整體透氣性更弱。這兩方面都可能讓洞洞鞋更容易產生潮濕的環境。
資料圖由AI生成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腳氣的高發部位之一是腳趾縫間,洞洞鞋則以塑料材質緊緊“包”住了腳趾前和兩側,因此,腳趾縫難以干燥通風。一些洞洞鞋的柔韌度不夠,長期與足部摩擦容易導致皮膚屏障的受損,也為真菌感染提供了機會。
資料圖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如果要穿的話,首先要盡可能保證寬松;其次,可以穿吸水性好的襪子,一方面可以把腳汗吸到襪子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腳和鞋子的摩擦;也可以用一些爽身粉保持腳部干燥。”高愛莉建議。
穿洞洞鞋
可能導致運動損傷
除真菌感染,穿洞洞鞋也可能更易導致運動損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趙亮說,近期經常接診因洞洞鞋穿著不當而導致足部損傷的患者。
他表示,洞洞鞋的鞋底沒有很好的足部支撐,而當足部的平衡弱的時候,再踩到不平整的路面,就容易造成崴腳等損傷。洞洞鞋的緩沖不夠,如果患者有基礎的扁平足,可能相對加重足底肌肉的負擔和疲勞。
據趙亮介紹,有一位患者,之前因打羽毛球有過踝關節損傷,但因為工作原因,長期需要穿著洞洞鞋站立,時間長了后,踝關節損傷就加重了。到就診的時候,已經有關節軟骨損傷、關節積液等現象。
穿洞洞鞋乘坐扶梯
易發生危險
近些年,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穿洞洞鞋的驚險經歷:穿洞洞鞋坐扶梯時,洞洞鞋被卷入電梯,腳趾嚴重受傷。
資料圖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專家介紹,由于洞洞鞋鞋頭寬大(比正常的鞋子約寬20%)、鞋面很高,所以即使是站在正常位置,鞋頭距離兩個電梯臺階之間的鋸齒部位也比正常的鞋子近很多。
同時,由于塑料鞋底與腳之間摩擦力不夠,人平時站立的習慣會導致鞋體前移,加上塑料與電梯之間摩擦力比較大,夾入時不易被察覺,等腳有感覺時已經拔不出來了,很容易造成事故。
當洞洞鞋與扶梯邊緣發生摩擦時
一瞬間就被吸進縫隙擠壓變形
消防員用實驗帶你看
增加崴腳風險
不利于兒童足部發育
兒童洞洞鞋可愛軟萌、穿脫方便,但骨科醫生卻不建議給兒童穿洞洞鞋。因為人到18歲左右,所有的足部骨骼、韌帶才能發育完全,形成成熟的足弓結構。洞洞鞋材質軟、易變形、承托力不足,可能影響兒童足部發育。
資料圖由AI生成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此外,寬大的鞋頭還可能致發力重心外偏,嚴重可能引發足內翻。
洞洞鞋還能穿嗎?
怎么穿更安全?
洞洞鞋容易患腳氣、易崴腳,乘坐電梯還有安全隱患,難道我們真的要徹底放棄這款“夏日神器”了嗎?并非所有的洞洞鞋都不能穿,而要懂得正確挑選和穿著的方法。
選擇支撐性好的洞洞鞋,優先選擇有足弓支撐和適度硬度的鞋底。
確保洞洞鞋的尺碼合適,減少腳部滑動,降低崴腳概率。
穿洞洞鞋時要避免在濕滑或不平地面上行走,避開雨天穿,以免摔跤或滑倒。
別光腳:最好穿一雙棉襪,能吸汗、抗菌、防腳氣;
穿洞洞鞋乘坐自動扶梯時要特別注意電梯邊緣,避免夾腳。
有扁平足、足內翻或足外翻的人群不適合穿洞洞鞋,可能會加重足部問題。
轉發!提醒!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央視新聞、新華社、深圳特區報
編輯 | 趙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