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50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可點擊上面“耳機”圖標收聽音頻
誰會想到,昨天老司機剛坐下來,還沒有開始和大長腿聊人生,高新區的土拍就結束了。
一輪,就一輪,和海曙汽配市場地塊一毛一樣。
現在這時代,流行的是“快”,江浙滬隔日達已經不滿足了,大家現在都在搞閃購,半小時到手??磥硗僚囊哺狭斯澴?。
但快一定就好嘛?作為一個飽經滄桑的老男人,我肯定不是完全認同。
高新區的這塊地,位置相當不錯,西邊是綠城的春月江瀾,東面是均勝的甬江天地。這里原本是梅墟老鎮的范圍,未來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是高新區人居環境較好的板塊之一。
就是這樣的地段,一塊地形方正,沒有硬傷,容積率僅為1.3的住宅地塊,成交樓面價僅僅只有15669元/平。
這是個什么水平?對比旁邊的春月云錦,2020年的地價是24200元/平,高了8000多元;隔壁的春月江瀾,當時地價不到13000元/平。但春月江瀾的容積率有2.2,比軌交地塊高出70%,折算下來,也要高約3000元/平。
與軌交地塊價格接近的是萬科東潮之濱,地價15500元/平,容積率也是2.2,高出很多。
所以,從地價的角度來看,高新區這次是實實在在的降了,除了少數盼跌的人之外,這肯定是各方所不愿見到的。
特別是高新區的樓盤和房東。
目前高新區在售的有5個盤,從東往西依次是甬江天地、東江匯、朗云、海晏天珺和馥香園,錦上印只有一點點尾房基本可以忽略了。
這幾個樓盤,多數單價都在4萬元附近甚至更高,最低也要3.5萬+,并且容積率都在2.0以上,和今天這塊1.3的四代宅相比,產品會有代差。
今天的軌交地塊售價會到多少呢?這得根據產品和當時的行情來定,但就成本來講,樓面價不到1.6萬,建安加裝修,哪怕做得好一點,總成本也不會超過3萬/平。
如果是別墅,毛坯交付的,實際成本可能也就2.3-2.5萬/平。
這樣的成本結構,開發商定價時會有很大空間,如果要和周邊樓盤競爭,完全可以用3.5萬/平的第四代洋房吊打它們,讓競品進退失據。
當然,軌交地塊肯定有一部分是墅類產品,這個容積率可以做聯排加洋房,也可以做疊墅,希望軌交不要搞出那種3疊4疊的怪胎,害人不淺。
別墅產品的競品就只有馥香園南側地塊了,綠城那塊地的樓面價是27000+,高了一萬出頭,二者在價格上必然會拉開很大差距。
否則這價格戰沒法打。
新房層面的掀桌子已是必然,殃及池魚的還有部分二手房房東。
首先當然就是近在咫尺的春月云錦的房東,本來就已經虧錢了,這次土拍更是雪上加霜;甬江天地的房東多少也會受害,雖然其低層洋房產品比較稀缺,但架不住人家1.3的容積率啊,只要他想做洋房,也是分分鐘可以做的。
受害更大的是高新區的一眾次新房(包括即將交付的),這些房子的購入成本不低,這次遭到了明晃晃的背刺。
沒辦法,形勢所迫,并非人故意為之。
原本高新區的房價,是一個新房(次新)和二手房極為割裂的市場,新房都在3.5+,二手房便宜的卻只有1萬+,大量2萬+的二手房充斥其間。
這次土拍會把3萬+的次新二手房再向下壓一個臺階,留給高價房東的時間不多了。
有一類產品可能基本不受影響,那就是獨棟別墅,雖然老了點,但獨棟仍沒有新品推出,在市場里仍然是稀缺的。
至于將來會不會放開獨棟用地,暫時說不好,逼急了也許會吧。
就在軌交地塊周邊,老梅墟拆掉的空地還有不少,這次土拍算是定下了一個基點。今后一段時間,如果要再賣地,地價和容積率,都會參照這塊地來。
土地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伴隨著地價的下跌,房價的短期趨勢難言樂觀。自2021年以來,房價已經先后跌破了兩級臺階,第一級是跌破買入價,第二級是跌破貸款額。雖然二者在數據上差異不是特別大,但對于房東來說意義完全不同。本周老司機將在內部開啟一場直播,專門聊聊房價下跌的進一步影響,以及個人應該采取什么應對策略。
加入司享圈請掃下面二維碼,逾期會員請及時續費(也是掃下面二維碼),以免錯過直播。直播通知將在司享圈微信群內發布。
| 匯石VIP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