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醫館界采編部
01 行業要聞
* 同仁堂醫養三度遞表港交所
* 武漢第一醫院減脂餐走紅* 陜西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落戶福田* 青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廣東華佗國醫館與天基權運營中心開業* 北京桴德中醫診所與藥膳餐廳開業* 貴陽萬象城數脈中醫開業,融合傳統與現代健康服務
02 政策指導
* 三明醫改最新通知: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
* 四部門發文要求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 北京實施中西醫結合安寧療護方案
* 國家醫保局:7月1日起買賣藥品需掃“藥品追溯碼”
* 人社部擬增設睡眠健康管理師,填補 3 億人睡眠服務缺口
* 3部門聯合發文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
03 產業動態
* 中式養生水2023年增長超350%,預計2028年破百億
* 166.8萬元!云南中醫藥大學三項成果成功轉化
* 螞蟻集團旗下醫療健康AI應用AQ發布
▌同仁堂醫養三度遞表港交所
醫館界消息,6月30日,北京同仁堂醫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醫養)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此前,該公司曾于2024年6月28日及12月31日遞表港交所。
據了解,同仁堂醫養是一家中醫醫療集團,為個人客戶提供全面中醫醫療服務,為機構客戶提供標準化管理服務,并銷售醫藥產品及其他產品。其將“醫”與“養”結合,以標準化管理為客戶提供治療方案,滿足多樣化需求。截至2025年6月24日,已構建分級醫療服務網絡,涵蓋12家自有線下醫療機構、1家互聯網醫院以及10家線下管理醫療機構,依托“同仁堂”品牌與優質藥品,整合大量線上線下醫療資源。
按2024年總門診人次及住院人次計,同仁堂醫養是中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市場份額為1.7%;按2024年醫療服務總收入計,以0.2%的市場份額在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排名第二,該市場規模占同年中國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市場總規模的46.5%。
公司收入主要源于醫療服務、管理服務以及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以2023年度為例,醫療服務收入約9.95億元,管理服務收入約960萬元,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收入約1.38億元。同仁堂醫養還通過建立、劃轉及收購發展醫療服務網絡,如擁有同仁堂互聯網醫院及齊齊哈爾同仁堂中醫醫院兩家自建醫療機構。
業績方面,2022-2024年度,同仁堂醫養收入分別約為9.11億元、11.53億元、11.75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利潤分別為-923.3萬元、4263.4萬元、4619.7萬元人民幣。(醫館界消息)
▌武漢第一醫院減脂餐走紅
紅餐網消息,近日,武漢第一醫院推出的減脂餐在社交平臺引發關注。網友分享稱餐食標注“醫院專供”,菜品豐富、健康營養,不少人在評論區咨詢外賣購買方式。
據了解,該減脂餐由醫院營養科定制食譜,食堂制作,現做現賣。餐品含蝦、牛、雞、魚等,主打營養均衡,每份熱量不超500大卡,定價28元、30元。食堂工作人員透露,醫院每日供應150-200份,通常出餐1小時內售罄。此外,醫院計劃在餐食中融入中西醫結合元素,如增加中藥代茶飲、研發低糖原味酸奶。據悉,自今年3月起,全國多地多家醫院紛紛推出特色減脂餐,價格多在18-30元。(紅餐網消息)
▌陜西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落戶福田
6月25日,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福田)與陜西中醫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揭牌成立“陜西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開展科研、人才、臨床等領域合作。據了解,研究院作為中醫藥醫教研融合平臺,依托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的廣東省中醫藥重點專科、深圳市“三名工程”中醫藥高層次醫學團隊等資源,聯合陜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平臺,聚焦科研、人才、資源,推動產學研融合。雙方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和專項對接小組,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合作。
據悉,陜西中醫藥大學是陜西省唯一中醫藥高等院校,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多個國家級平臺。深圳市中醫肛腸醫院是深圳唯一公立肛腸專科醫院,為多個國家級學(協)會副會長單位,引入高層次醫學團隊。(讀創網消息)
▌青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近日,青島高新區重點工程青島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項目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占地約150畝,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米,由14個單體建筑構成,分東西兩區。西區以太極八卦為核,東區借鑒古典造園,建筑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
項目功能多元。實驗樓內設有百草園、中試車間等,實現傳統中藥與現代科技結合;研發孵化樓集會議、孵化等功能;科研保障樓涵蓋餐飲住宿;生活服務樓可滿足科研人員生活需求。康養樓含116戶公寓、162張養老床位及醫療中轉床位。國醫堂和體檢中心約1.3萬平米,將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合作成立中醫院,提供疑難病癥診療與康養服務。
據悉,未來該項目將依托“中國康灣”優勢,打造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建設成為海洋中藥研發高地與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形成康復技術及服務完整生態鏈。(大眾新聞消息)
▌廣東華佗國醫館與天基權運營中心開業
6月26日,華佗國醫館與天基權惠州運營中心開業。華佗國醫館以“中醫+科學醫療”模式,融合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打造健康服務體系。一樓“華佗中醫”診療區,中醫專家提供個性化診療;二樓健康生活館含養生保健、健康講座等;三樓引入量子醫學技術,精準檢測健康。此外,館內自主研發中藥制劑,運用AI智能艾灸床等設備,實現傳統療法與科技結合。(深圳市安定慈善基金會消息)
▌北京桴德中醫診所與藥膳餐廳開業
6月26日,桴德中醫診所與桴德藥膳餐廳于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步行街布巷子胡同開業,桴德中醫診所秉持“嚴篩百策,守安如一”理念,創立“中西融合三維協同療法”,從“集中攻毒”“攻守兼施”“食養固效”三個維度,融合中西優勢,提供現代中醫診療服務。桴德藥膳餐廳則將太醫院秘方與現代烹飪結合,由專業團隊打造,遵循藥食同源原則,借助AI體質檢測,為顧客定制個性化調理方案。
據悉,桴德中醫診所與桴德藥膳餐廳均屬于煦堂生物集團,主要業務為依托專利技術,開展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理念的診療服務、個性化藥膳定制及家庭健康管理等醫療膳食調養業務。(煦堂生物消息)
▌貴陽萬象城數脈中醫開業,融合傳統與現代健康服務
6月22日,貴州數脈中醫在貴陽萬象城開業,提供多元健康服務。開業現場,AI智能診療系統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采集分析脈搏波、舌象等生理信息,生成健康評估報告,輔助辨證論治并提供健康管理建議。
據了解,數脈中醫有多位資深老中醫,運用傳統診療方法,為常見病、慢性病及疑難雜癥患者定制治療方案。專業理療團隊開展針灸、正骨等項目,并結合現代康復理念優化,依需求制定方案。數脈中醫設草本養生茶飲區,中醫專家調配茶飲。現場露天大露臺可用于聚會、洽談。
天眼查顯示,貴州舒脈中醫診所成立于2025年,是一家以從事衛生為主的企業。(貴州數脈中醫診所服務消息)
▌三明醫改最新通知: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
據《三明日報》6月21日報道,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縣級中醫醫院建設的通知》,圍繞5個方面部署18項重點任務,以實現“五個100%”為目標,全面提升縣級中醫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通知》亮點突出,其中深化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備受關注。該理念并非首次提出,2021年國務院便鼓勵探索相關醫保支付方式;2022年上海試點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2024年湖北對12個中醫病種實現同病同效同價醫保結算。此后,廣西、浙江等多地也相繼開展探索。專家指出,現行DRG/DIP支付方式與中醫特點不兼容,“按療效價值付費”更契合中醫重人力、經驗的特性,雖主要涉及醫保結算,但能規范醫療行為、提升基金效率,間接利好患者。
此外,《通知》還提出執行福建省統一中醫外治類服務價格規范并加大傾斜,擴大中醫藥項目醫保覆蓋范圍,從多維度增強醫保政策對中醫發展的支持力度,助力縣級中醫醫院在醫療服務與醫保政策協同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醫學界消息)
▌四部門發文要求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持續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在統籌實施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方面,明確發揮中醫藥在重點人群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強化中醫藥健康服務。
根據《通知》,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5元,達到99元。《通知》提出,結合“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體重管理年”等重點工作,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健康服務。結合“時令節氣與健康”開展健康科普,加強健康知識宣傳普及。《通知》還提出,優化老年人健康服務內容,加強慢性病患者基層連續服務,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個人開放,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強化績效評價和效果評估。(中國中醫藥報消息)
▌北京實施中西醫結合安寧療護方案
北京市地方標準《醫療機構安寧療護服務規范》正式實施。《規范》突破性融合中醫藥適宜技術、冥想療法等特色手段,形成中西醫結合的“北京特色”安寧療護方案。
《規范》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在住院服務的實施服務方案中提出,宜結合運用西醫、中醫藥適宜技術及自然醫學療法等給予相應治療并記錄。首次將醫務社工納入核心服務團隊,構建“醫—護—社”協同模式,開創多學科聯動先河;強調“患者及家屬共同決策”機制,讓生命末期的選擇權與知情權回歸家庭。(中國中醫藥報消息)
▌國家醫保局:7月1日起買賣藥品需掃“藥品追溯碼”
國家醫保局6月30日發布提示,自2025年7月1日起,藥品銷售環節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無追溯碼藥品此前已采購的列入“無碼庫”暫可結算。2026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醫藥機構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
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品唯一的“電子身份證”,一盒藥品追溯碼僅有一次掃碼銷售記錄屬正常,若出現多次掃碼記錄,藥品可能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被串換銷售等問題。
國家醫保局提醒消費者,可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藥品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掃描藥盒上追溯碼獲取銷售信息。若顯示“僅有1次銷售信息”且為本人購買,藥品合法合規;若非本人購買,或顯示“2次及以上銷售信息”,則藥品大概率存在問題,消費者可進行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新華社消息)
▌人社部擬增設睡眠健康管理師,填補3億人睡眠服務缺口
根據2025年人社部最新公示的擬新增工種信息,在“健康管理師”職業下增設“睡眠健康管理師”工種。
據了解,我國已有睡眠醫師、睡眠技師等職業。睡眠醫師在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為失眠患者診斷和醫療干預;2021年起,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發起培訓項目,培養了眾多睡眠技師。“睡眠健康管理師”并非醫生,而是介于“就醫”和“硬扛”之間的選擇。其主要職責包括睡眠數據監測存儲、風險評估分析、非醫療干預指導、心理支持與情緒管理及長期健康管理等。
資料顯示,我國約3億人受睡眠問題困擾,卻僅有不足1.3萬睡眠健康領域專業人才。睡眠健康管理師的出現,能優化資源配置,與現有睡眠醫師、技師形成補充。其工作包含專業評估,通過采集數據判斷睡眠障礙;綜合干預,從心理、飲食等多方面制定方案;長期管理,跟蹤調整方案,助力用戶擺脫藥物依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消息)
▌3部門聯合發文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
6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旨在保障患者醫療信息和醫療質量安全。
《通知》明確要求加強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醫療機構需界定電子病歷范圍,壓實主體責任,將信息規范使用納入績效評價,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長效監管與應急處置機制;同時落實分級管理,遵循最小可用原則,明確臨床診療、教學、管理等人員的分級訪問權限及時限。
在規范電子病歷信息使用方面,《通知》提出,醫療機構要規范人員使用權限和行為,嚴禁違規收集、傳輸或泄露患者信息;加強對短期人員的培訓管理,確保權限與職責匹配,并與外部服務商簽訂保密協議;采用數字水印等技術保障使用全流程可追溯,建立電子病歷信息安全防護體系,防范數據安全風險。(人民網消息)
▌中式養生水2023年增長超350%,預計2028年破百億
據金融界消息,2023年中式養生水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350%,預計2028年突破百億元。該品類以藥食同源食材為原料,制成即飲植物飲料,年輕群體是主要消費力量。
市場呈現明顯價格分層。主流產品定價5-6元,元氣森林“好自在”系列含紅豆薏米水等三款產品,2024年銷售額破10億元;可漾作為紅豆薏米水首創品牌,通過找代言人提升競爭力。各品牌以規格調整參與價格競爭,如“好自在”推900毫升大瓶裝,伊利、三得利、好望水等新老品牌密集推新,加速行業細分。
高端功能性中式養生水面臨價格與市場接受度矛盾。伊利人參枸杞養生水含5倍萃取人參成分,三得利五紅飲、玫瑰黃芪飲主打傳統食補配方,此類產品定價高于普通養生水。但消費者對功能性飲品認知有限,且市售瓶裝養生水因兼顧口感,有效成分含量低于中醫用量標準,限制了高端功能性產品的市場拓展。(金融界消息)
▌166.8萬元!云南中醫藥大學三項成果成功轉化
6月26日,云南中醫藥大學舉辦第二屆科技成果轉化論壇,現場與三家企業簽訂成果轉化協議,總金額達166.8萬元。
簽約環節,楚雄老撥云堂藥業有限公司通過專利權轉讓,獲得眼周按摩熱敷護眼儀等5項專利;上海正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受讓4件專利及2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迪旸生物科技(云南)有限責任公司獲“一種黃精-當歸顆粒的制備工藝”專利申請權等技術成果。
其中,邰先桃教授團隊研發的小兒腦癱康復成果備受關注。針對小兒腦癱康復難題,團隊創建選擇性脊柱推拿療法,經臨床證實對腦癱和生長發育緩慢療效顯著,但存在辨證要求高、治療耗時長等問題。2018年起,團隊與上海正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構建腦癱四診信息量化指標體系,研發出腦癱智能專家決策支持系統,可通過多維度分析判斷中醫證型,輸出推拿方案,準確率超90%。同時,雙方還研發了配套的智推精靈小兒推拿設備,實現智能遠程康復治療。目前,決策支持系統已適配手機平臺,推拿設備完成工程機研發,即將申報醫療器械許可證。基于市場前景,學校以120萬元將相關專利及軟件著作權轉讓給該公司。(開屏新聞消息)
▌螞蟻集團旗下醫療健康AI應用AQ發布
6月26日,螞蟻集團發布醫療健康AI應用AQ,旨在用技術改寫就醫體驗,推動普惠醫療發展。
據了解,AQ是螞蟻11年醫療技術沉淀的成果,整合了多模態交互、“醫學思維”推理等能力,能覆蓋90%以上常見健康問題,提供初步判斷與就醫指引。與通用AI相比,它具有問答專業、連接服務、個性化的特點,可實現從健康咨詢到掛號、報告解析、購藥推薦的閉環服務,多報告合并分析準確率超90%。此外,AQ還推出名醫“AI分身”,已有2位院士、150余位三甲醫院醫生入駐,幫助用戶隨時獲取專家建議,同時輔助醫生完成預診。(新華社消息)
直播預約入口
I 版權聲明
本文由醫館界綜合整理,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景天 視覺|花椒
-活動預告-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