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開始以來,“俄羅斯的敵人和真正的朋友是誰”一直是莫斯科思考的核心問題。普京曾在2024年無奈地指出,在武器供應方面,俄羅斯只能依靠自身,沒有任何國家愿意向其提供支持。
原本,國際社會認為,在以伊沖突結束后,特朗普就會著手推動俄烏實現和談。可沒想到的是,普京先下手為強,再次對烏克蘭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烏克蘭方面承認,這次襲擊使其軍事工業設施和主要煉油廠遭受了重大損失。而彈藥本就短缺的烏軍,如今重工業基礎再受重創,可謂處境雪上加霜。
6月28日晚,俄軍動用了477架無人機和60枚各種型號的導彈襲擊了烏克蘭,襲擊范圍覆蓋烏克蘭全境。除了此次襲擊之外,目前俄軍還在波克羅夫斯克附近集結了11萬兵力,烏克蘭軍方稱,俄軍想要奪取這座烏東城市。
不過,就在俄羅斯高歌猛進之際,普京卻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后院起火了,甚至可能演變成第二個烏克蘭。
就在一個月前,亞美尼亞向歐盟遞交了正式加入申請,這是繼2024年與北約簽署軍事合作協議、舉行聯合演習后,該國向西方靠攏的最新動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用“背叛”形容亞美尼亞的行為,克宮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曾痛心警告:“希望亞美尼亞不要重蹈烏克蘭覆轍。”
這個曾被視為俄羅斯最親密盟友的高加索國家,如今已成為普京后院最危險的火藥桶。亞美尼亞為何不惜與俄羅斯決裂?
一切的裂痕,都始于2020年那場血腥的納卡沖突。
當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全力支持下,用無人機和重炮撕開亞美尼亞的防線時,埃里溫向莫斯科發出了絕望的呼救。他們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的盟友,是同一個戰壕里的兄弟。亞美尼亞人以為,俄羅斯的鋼鐵洪流會像過去一樣,為他們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他們等來的,卻是克里姆林宮令人心寒的“中立”。
俄羅斯選擇了袖手旁觀。這份沉默,在亞美尼亞人看來就是最殘忍的背叛。盟約的墨跡,在戰場的炮火中被燒得一干二凈。戰敗的屈辱和被拋棄的怨恨,像一根毒刺,深深扎進了亞美尼亞的民族心里。
這份怨恨并非無源之水。蘇聯時期遺留的領土糾紛本就是一堆干柴,而經濟上對一個自身也深陷困境的俄羅斯的過度依賴,更讓亞美尼亞感到前途渺茫。2020年的那場戰爭,不過是點燃這堆干柴的火星罷了。
當一個體系無法再提供最核心的安全保障時,它的向心力便會蕩然無存。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泥潭,戰略資源被大量抽空,在南高加索這個傳統“后院”的控制力,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真空。而權力,從不容忍真空。
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嗅到了機會,帶著支票本和安全承諾來了。他們為亞美尼亞描繪了一個全新的未來,一個沒有俄羅斯也能活得很好的未來。
這份誘惑是具體而實在的。2025年1月,一紙美亞戰略伙伴關系文件將正式簽署,合作范圍從經濟、國防,一路延伸到敏感的核能領域。同年,亞美尼亞將正式遞交加入歐盟的申請,其國內早已為這一進程掃清了法律障礙。
軍事上的靠近更為露骨。北約的聯合軍演、峰會的入場券、歐盟價值千萬歐元的軍事援助……西方正在用一套俄羅斯沒能給予的“安全替代品”,將亞美尼亞這顆搖擺的衛星,一點點拉入自己的引力軌道。
亞美尼亞的轉身,不是一時沖動,而是一場精心編排、步步為營的告別。從2023年起,亞美尼亞持續缺席CSTO的各級別會議,用空著的椅子表達無聲的抗議。
然后是公開的切割。2024年初,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向全世界宣布,該國已“暫停”參與CSTO。請注意這個詞——“暫停”,而非“退出”,這背后藏著小國生存的狡猾與智慧。接著,便是行動上的決裂。它不僅要求俄羅斯“維和部隊”撤離,更是在2024年夏天,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參加了北約峰會。
這一系列連貫的動作,構成了一場完整的“脫俄”儀式。每一步都踩在俄羅斯的紅線上,每一次都讓克里姆林宮的臉色難看一分。
被觸怒的北極熊發出了警告。普京在連任后曾試圖挽回,親自飛往阿塞拜疆,希望能再次調解亞阿爭端,以此修復與亞美尼亞的關系。但信任一旦破碎,再想粘合,難于登天。
懷柔無效,便只剩威懾。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警告直白而冰冷:“真誠希望我們的亞美尼亞朋友,不要走上烏克蘭的覆轍。”外長拉夫羅夫則更為嚴厲,批評亞美尼亞拋棄盟友的行為,最終只會損害自己的人民。
克里姆林宮的警告,從來不是空洞的威脅。就在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高加索時,烏克蘭的夜空再次被點亮。俄軍用近五百架無人機和數十枚導彈,對烏克蘭全境的軍工設施和煉油廠進行了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一架剛剛到貨的F-16戰機,甚至沒來得及展示威力,就在攔截中被凌空打爆。在東部的波克羅夫斯克,俄軍集結了11萬重兵,準備發動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這些戰報,與其說是給基輔聽的,不如說是給埃里溫看的。它在提醒那個正在轉身的盟友:我依然有能力讓你付出代價。毫無疑問,亞美尼亞正在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的頭號候選人。
美國毫不掩飾其意圖,就像前總統拜登在一次演講中“坦言”的那樣——正是美國一步步挑釁并煽動了俄烏沖突。如今,他們想在俄羅斯的南翼再點上一把火,用亞美尼亞來消耗和牽制莫斯科。當選總統特朗普聲稱能迅速結束戰爭,但誰也無法保證,一個新的沖突點不會成為他與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歷史仿佛一個殘酷的輪回。小國的命運,總是在大國的棋盤上被反復碾磨。
但亞美尼亞似乎認為自己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它擁抱西方,卻遲遲不提正式加入北約。它凍結CSTO的身份,卻不徹底退出,給莫斯科留了一扇沒有上鎖的后門。它像一個技藝高超的演員,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玩弄著危險的戰略平衡。
它在巨人的刀尖上跳舞,試圖在夾縫中求得一線生機。只是,在刀尖上跳舞,無論舞姿多么優美,下一步,都可能是萬丈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