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生代員工,領導者不應局限于日常工作的溝通,更應在價值觀和使命上達成深度認同;不僅要關注新生代員工的個人需求與成長,更要推動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融合;同時還需注重心智激勵,激發其創造力與潛能。
春暖花開
正文字數 1733 字 |閱讀 6 分鐘
對每家公司來說,新生代員工都是至關重要的資源,他們的發展影響著企業的未來。如何發揮新生代員工的作用,是領導者必須承擔的責任。對新生代員工的管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新生代員工需要的是施加影響力而非管理,而有影響力正是領袖的特征。領導者在面對新生代員工的時候,需要釋放領袖的魅力。
也就是說,領導者要和新生代員工在價值觀和使命上達成認同,而不是上下級關系的認同。這就要求領導者與新生代員工溝通使命和價值觀,而不是只溝通工作內容。
如果領導者只是和新生代員工溝通工作內容的話,取得的效果其實不會很好,為什么?因為他是新生代員工,他對于數智技術或者新的場景、消費習慣等等可能比領導者強,而且他天天在做事情,領導者的意見或者建議不見得對他有幫助。
為什么新生代員工又會接受領導者的影響呢?根本原因是他和領導者能在價值觀和使命上形成認同。對于新生代員工來說,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對于新生代員工,領導者需要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來認知,關注他們的個人需求和成長,這樣才能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
很多管理者并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對新生代員工沒有真切的關心,這會導致他們很難達成新生代員工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一致,甚至使這些人才背離組織目標,而不得不面對更困難的管理問題。
在管理實踐中,對下屬沒有真切的個體認知,會導致管理者只是對組織的標準和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對個人的標準和目標卻理解得不夠。尤其是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往往更多地關注組織績效和個人行為的關系,卻很少關注組織績效與個人目標的關系,以致組織目標凌駕于個人目標之上。
如果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沒有沖突,當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一旦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有差異,管理者很可能會忽略新生代員工個人目標的滿足,從而導致新生代員工流失。
因此,領導者需要關注每一位新生代員工的個人需求,而不是人們的共性需求。同時,實踐也告訴我們,被稱為新生代員工的這些員工,通常具有自我實現目標的能力,也具有多種需求而不是單一的需求,這就更加需要領導者理解其個性而非共性需求。
人的心智決定了行為的選擇,決定了人們在做決策前的邏輯判斷習慣。心智不同,會直接導致結果不同。因此,對新生代員工而言,進行心智激勵是必需的選擇。
我認為有兩個心智現象需要注意:
第一,當身邊的人比自己好的時候,很多人不能接受。與我們合作 的人通常正是我們身邊的人,如果我們不能接受身邊的人比我們好,我們也就失去了能合作的人。
俗語說,“住在隔壁的詩人不是詩人”,因為你看到他和你遵循一樣的作息,去一樣的商店購物,甚至生活得一塌糊涂,就覺得他的詩沒什么特別。而當我們不和詩人住在一個單元里,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樣的時候,反而會覺得他的詩美得不得了。
第二個,“躺平”。新生代員工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評價與個人追求,他們更愿意按照自己的價值判斷做出行為選擇,他們也更愿意用數智場景和數字行為對待外事外物,因此,在很多管理者認為需要“奮斗”的情形中,可能他們會選擇“躺平”。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認知里,“躺平”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這一點上與管理者認知會有很大的差異。
在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心智激勵更加重要。這是因為,人們在競爭中本就會感受到壓力和心態上的沖擊,而資源和環境的嚴酷性又可能導致人們急功近利甚至不擇手段,如果不能在心智激勵上做出努力,就有可能會使具有專業能力的人無法獲得團隊的支持,甚至被孤立起來。
對新生代員工進行心智激勵,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心智,學會欣賞身邊的人,向先進者學習,認知“奮斗”的意義與價值,是極其重要的。
對新生代員工的管理,本質是領導者與團隊共同成長的過程。以價值觀凝聚人心,以真誠關懷贏得信任,以心智激勵激發潛能,方能讓新生代員工真正成為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本文完)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