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奏緊湊的校園生活里,七八年級入團積極分子不僅要應對繁重的學業任務,還要在思想進步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學業與思想的雙重壓力,使得他們急需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近日,一場精心策劃的心理治療體驗活動順利開展,入團積極分子們踴躍嘗試畫曼陀羅、冥想、踩氣球、團輔活動等多種方式,從中收獲了顯著的心靈成長與改變。
畫曼陀羅的現場,色彩與創意交織。入團積極分子們拿起畫筆,在空白畫紙上勾勒心中的圖案。這種通過藝術表達來探索內心的方式,讓入團積極分子們學會了與自己對話,更增添了兼顧團內學習與學業的信心,意識到,只要找到方法,兩者并非不可調和。
走進寧靜的冥想空間,入團積極分子們在專業指導下,閉上眼睛,調整呼吸,專注于內心世界。當冥想結束,睜開雙眼的瞬間,眼神中多了一份從容與堅定。從此,以更平和的心態看待學習與成長,不再因暫時的困難而退縮,重新拾起了挑戰自我的勇氣。
踩氣球的活動現場,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激情。起初,入團積極分子們面對地上五顏六色的氣球,還帶著些許羞澀與猶豫。但隨著第一聲氣球爆破聲響起,壓抑許久的情緒仿佛找到了宣泄的缺口。伴隨著 “砰、砰” 的聲響,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所有的壓力和煩惱都隨著氣球的爆破而煙消云散。這種簡單直接的宣泄方式,讓積極分子們重獲輕松,也讓他們敢于在團活動中大膽展現真實的自己。
團輔活動則成為入團積極分子們溫暖的成長港灣。這些形式多樣的心理治療方式,猶如一把把獨特的鑰匙,為入團積極分子打開了通往心靈成長的大門。曼陀羅引領他們探索內心深處的困惑,冥想賦予他們面對挑戰的從容,踩氣球幫助他們宣泄積壓的情緒,團輔活動則讓他們在集體中汲取力量、收獲成長。它們從不同維度調節心理,提升心理韌性,助力入團積極分子以更積極、更健康的狀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此外,入團積極分子們還參加了很多有趣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治療方式的實踐,不僅是一場心靈的療愈,更是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在當下社會各界愈發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背景下,此次活動為學校和家庭提供了新思路 —— 通過豐富多元的方式關注內心、調節情緒。相信未來,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推進,會有更多入團積極分子在心靈成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以陽光健康的心態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校園生活中,心理挑戰在所難免,而多元的心理治療方式為入團積極分子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此次活動不僅證明了這些方式的有效性,更凸顯了心理調節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期待未來有更多入團積極分子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勇敢嘗試這些心理治療方式,解鎖心靈成長的新路徑,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擁抱充滿無限可能的校園生活與美好未來。(八(1)班 吳若希張蘇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