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種地的農民,有朝一日竟然還種出名堂來了。”夏日里的姜田,梅雨季的濕氣還未散盡。50歲的林文峰戴著草帽,在田里轉了一圈,褲腳沾著泥土。
林文峰是浙江麗水景寧人,在當地,他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老姜頭”。2023年,阿里巴巴“新農人”計劃在麗水景寧落地,林文峰成了重點“陪跑”對象。不到兩年時間,他主賣的一款紅糖姜茶,銷量一路看漲,從每天最多1000單到高峰時期的7000多單。
工人采收小黃姜,辦公室新招的年輕人們盯著電腦處理訂單,成了“新農人”的林文峰笑道:“現在我這‘老姜頭’越來越不像農民了。”
一頭扎進生姜田
地處浙南的景寧,綠水青山間有一道“無形的線”——海拔600米。在當地人眼中,純凈無污染的耕地和山林資源,正是景寧獨特的優勢。景寧群山環繞中產出的小黃姜,肉質緊實、纖維細膩。
早些年,林文峰返鄉創業時,根本想不到這些姜塊,能帶來如此巨大的商機。
林文峰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長大后他勇闖溫州、杭州,在工地挑過磚塊,干過啤酒銷售,還當過校車司機。直至2011年,家中出現變故,林文峰辭職回家照顧父母。當時,親戚種茭白,每年有一段空檔期可以用來種姜。
“親戚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干,能掙個二三十萬,我一聽就答應了。”跟著親戚學種生姜,沒怎么干過農活的林文峰一頭扎進田里。雙腳踩在田埂上,才發現好好種姜,談何容易。
他一邊學種植技術,一邊找渠道拓銷路,但頭五年,他還是交足了“學費”——每年種的姜都賣不完,堆積在倉庫里腐爛。
生姜種植戶林文峰
轉機出現在2016年,當年11月,林文峰參加了“浙江省生態精品農產品博覽會”。別人都帶著精包裝的成品,唯獨他扛著一盆帶土的生姜參展,逢人就介紹生姜的生長情況,為村里的小黃姜吆喝。
“我就想讓城里人看看姜是怎么長的,”這個樸實的想法經杭州媒體報道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第二天,自家的展位就被熱情的市民圍得水泄不通,一些采購商也慕名而來。就這樣,林文峰抓住了機會,打開了生姜銷路,還帶動了當地人種姜、賣姜。
19天完成10萬單
一切都還算順利,2020年初,線下渠道受到影響,被迫轉型線上渠道的林文峰,接觸了電商,但銷量一直馬馬虎虎。因為經驗不足,網店還被職業打假人舉報而罰款。就在那段時間,林文峰注意到景寧當地的電商培訓,并抱著努力學習的心態積極參加。
直到2023年,林文峰參加阿里的一個公益電商培訓,拿下第一名,被選上了新農人電商重點“陪跑”對象。
林文峰后來才知道,這是阿里巴巴助力鄉村振興的系列公益活動,挖掘縣域新農人,派遣陪跑老師長期駐扎縣里,從開店到運營手把手指導,最后通過實戰訓練將培訓轉化成銷量,促進增收。阿里巴巴特派員梁玉和電商專家蔡波,成了林文峰的電商指導和“陪跑”老師。
林文峰記得,特派員梁玉一來就對包裝盒提出了新要求:原來產品說明的字體、字號、格式,都有講究,這些細節讓所有人大開眼界。
真正的考驗在2024年1月。為備戰淘寶芭芭農場活動,特派員建議團隊提前演練發貨流程。“我心里還嘀咕,這樣的演練流程,會不會有點夸張了。”
沒想到,活動上線首日,3000多張訂單像雪片般飛來。林文峰回憶,第一天大家手忙腳亂,有幾個訂單打重復,工人蹲在倉庫翻了兩個多小時。特派員當即教他們用“訂單歸類法”,按地區批次處理。單量最多的一天,大家一起發了7300單,并趕在6點半前順利完成發貨。
最終,短短19天,林文峰和村民完成10萬單,差評僅6單,還有3單是物流的問題,創造了99.9%的客戶滿意度。回想那幾天,特派員一直拿著電腦蹲守在現場,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甚至帶林文峰一起去找物流公司談價格。
發貨結束那一晚,這位硬漢躲在屋里哭了。“上一次哭,還是女兒考上大學的時候,”這次10萬份的姜茶,背后不只是林文峰一個人的創收,還惠及了村里50余戶農戶。
芭芭農場賣出十萬份姜茶
幫助更多“新農人”
除了帶動銷量上漲,特派員們還幫林文峰對接了阿里公益設計的同事們,免費設計了新的紅糖姜茶包裝。今年年初的年貨節和春節不打烊活動,紅糖姜茶的新款包裝很受歡迎。
林文峰向特派員表達謝意,對方的話讓他很有觸動,記憶深刻。他說,一句是“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另一句話則是,“阿里幫助了你這次,你也要幫助更多要幫助的人。”
林文峰受到了鼓舞,也拿出了十足的干勁。“幾個村的生姜種植戶,只要是按照標準種植,我都會應收盡收。”林文峰一直在做助農直播,幫助本地農民解決“好貨難出”的問題。
村民種植生姜致富
“我是一個很愛折騰的人,”林文峰這樣評價自己,最近,他又組建了一條年糕產品流水線。“新產品的商標還用上了我的頭像,以我自己個人的IP去做。”林文峰坦言以前從沒有膽量做這些事情,而這段返鄉創業經歷就是最大的底氣。
從田間地頭到辦公桌前,林文峰帶動了村里的就業,請了穩定長期工,辦公室還聘請了大學畢業生。林文峰還有新計劃,像10萬單的活動,他想用自己的店鋪去承接試試,嘗試從運營、打單到發貨、維護客戶的全流程,“一個農民也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
盡可能地幫助像林文峰這樣的普通農民轉型為“新農人”,阿里巴巴從2019年起開啟公益項目鄉村特派員計劃。他們帶著鄉村振興的使命而來,駐扎在鄉村一線。
從阿里各個崗位而來的特派員,充分發揮了阿里的生態、技術優勢,聚合平臺資源,通過產業、人才、科技等方面,探索和落地互聯網和鄉村振興結合的新模式。
近日,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阿里巴巴助力浙江現代“新農人”專項計劃也正式發布,也帶領著更多“數字新農人”扎根鄉村。
據悉,浙江“新農人”提供淘寶直播店流量扶持,開設淘寶買菜專屬渠道;成立浙江盒馬鮮生專項對接組,通過引入源頭直供體系和現代農業技術,構建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專設浙江現代“新農人”AI實戰訓練營,提供AI主題實操培訓等,全方位助力“新農人”成長。(潮新聞 記者 祝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