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雖然還沒得到官方正式確認,但消息傳出來后就能感覺到背后的門道不簡單。這很可能是對印度近年來在上合組織里頻繁“攪局”的一次明確回應,新德里這回估計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的國際角色了。
印度作為2017年才正式加入的成員國,本該珍惜這個參與地區(qū)合作的平臺,可這兩年卻把不少精力用在了“搞事情”上。
單是去年以來,印度就三次在關鍵文件簽署上掉鏈子:2024年6月的青島上合防長會議,各國原本準備就聯(lián)合反恐、區(qū)域安全合作達成共識。
印度代表卻突然提出要在聯(lián)合聲明里單獨加入針對巴基斯坦的條款,翻出克什米爾地區(qū)的陳年舊賬大做文章。
讓人無奈的還有印度在涉及伊朗的問題上態(tài)度也很矛盾:前腳剛和伊朗簽署《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協(xié)議》,后腳就對以色列多次襲擊伊朗核設施的行為保持沉默,甚至被曝在襲擊發(fā)生后連夜和以色列方面通電話,這操作讓伊朗等國覺得印度“靠不住”。
印度的“不配合”已經(jīng)影響到上合組織的實際運作效率。就說2024年初的伊斯蘭堡峰會,各國準備在公報里寫入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容,印度卻以“內容需進一步協(xié)商”為由拒絕簽署,導致公報難產(chǎn)。
而幾個月后討論針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譴責聲明時,印度又以“未參與相關討論”為由置身事外。四國在安全與發(fā)展議題上有更直接的共同訴求:伊朗剛遭遇以色列的無人機襲擊,急需中俄在外交和安全層面撐腰。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爾長期對峙,需要穩(wěn)定的周邊環(huán)境和可靠的合作伙伴;中俄作為上合組織的核心成員國,一直希望維護中亞和南亞的穩(wěn)定,避免地區(qū)沖突外溢。
而印度每次開會都把焦點拉回印巴矛盾,反而成了推進務實合作的絆腳石。再者,這也是對印度“腳踏兩條船”外交策略的一次提醒。
印度現(xiàn)在的處境也有點尷尬。就說這次青島防長會,當其他三國代表坐在一起討論區(qū)域安全時,印度防長辛格只能在會場外“打轉”,連集體合影時的座位都空著,參觀中國海軍艦艇的安排也沒被列入行程。
新德里更難受的是,巴基斯坦防長卡馬爾?賈韋德在會后公開表示“將繼續(xù)深化與中國的軍事合作”。
這次閉門會議的影響可能比表面看起來更深遠。四國繞過印度搞小范圍協(xié)調,某種程度上預示著地區(qū)合作模式正在發(fā)生微妙變化。
如果印度繼續(xù)把上合組織當成“政治博弈場”,未來可能會看到更多類似的“小圈子”合作——比如建立聯(lián)合反恐情報共享機制、開辟避開印度的能源運輸新通道,甚至在阿富汗問題上形成更緊密的協(xié)調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