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6 日晚 10 點,小米汽車首款 SUV 車型 YU7 正式開啟預售,這場備受矚目的新車發布迅速點燃市場熱情。
數據顯示, YU7 上市僅 3 分鐘大定訂單突破 20 萬輛,1 小時內飆升至 28.9 萬輛,18 小時鎖單量達 24 萬輛。其鎖單量水平相當于特斯拉 Model Y(參數丨圖片) 去年在華銷量的 50%,或者是理想 L6 全年銷量總和。按 25.35 萬元起售價計算,其訂單總價值已突破 600 億元。可以說,小米 YU7 的空前成功,再次印證了小米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號召力。
然而,爆單的甜蜜卻為小米再次帶來了煩惱,伴隨訂單量激增的是日益嚴峻的交付壓力。
小米汽車 APP 顯示,YU7 標準版鎖單后預計交付周期為 53-56 周(約 12-13 個月),Max 版為 33-36 周(約 8-9 個月)。北京、上海等地的小米門店出現拼車試駕的罕見場景,銷售人員連軸轉,仍難以滿足用戶咨詢需求。有銷售透露,“現在下單標準版,提車時間要到 2026 年第三季度”。小米 YU7 如今的情況與小米 SU7 上市時的困境如出一轍,而這也再次引發市場對小米產能的擔憂。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米 “5000 元定金不退” 的規則成為用戶決策的重要障礙。盡管鎖單前 7 天可自由修改配置,但一旦鎖定訂單,定金即不可退還。面對漫長的等待周期,部分用戶選擇退訂,但 5000 元損失成為難以逾越的門檻,這一痛點被友商們精準捕捉。由此,一場針對小米 YU7 的圍獵正在悄然展開!
截胡大戰又來了?
在小米產能困境的背景下,多家車企迅速推出針對性政策,試圖分流 YU7 訂單。極氪銷售率先在社交媒體發聲,承諾 “任何車型都可享受補齊 5000 元定金的福利”,并提供退單操作指導。蔚來則采取更直接的抵扣方式,用戶購買蔚來車型時,YU7定金可直接沖抵車款,且有實際案例證實該政策的可操作性。智己汽車亦跟進,明確表示小米YU7轉定智己 LS6 可享受定金抵扣。
需要注意的是,這并非行業首次上演針對小米的 “截胡” 戲碼。2024年小米SU7上市時,智界、蔚來、理想等品牌就曾針對 SU7 的定金政策推出補償方案。例如,智界 S7 允許用戶用 SU7 定金抵扣車款,蔚來則通過 “手機號關聯訂單” 的方式提供等額補貼。阿維塔甚至打出 “退訂的米我兜底” 的直白標語,直接吸引 SU7 潛在用戶。
如今這一幕在 YU7 身上重演,真可謂是往日重現,而這也是反映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從產品力比拼延伸至訂單爭奪的白熱化階段。
雷軍的產能焦慮
小米再度遭到同行搶單,說到底還是因為小米的產能實在時跟不上,要知道,用戶的等待成本也是很高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試問,有多少人愿意等一輛車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看起來,雷軍又該為產能頭疼了。
車叔看來,雷軍面臨的產能焦慮,本質上是小米 “互聯網速度” 造車理念與傳統制造業規律的碰撞。盡管小米汽車工廠目前月產能達 2 萬輛,但 YU7 鎖單量已超 24 萬輛,加上 SU7 的持續生產,現有產能顯然無法滿足需求。即便二期工廠于 7 月投產,年產能提升至 30 萬輛,消化現有訂單仍需超過一年。
而小米產能瓶頸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YU7雖與SU7共享 Modena平臺,但90%零部件經過重新開發,生產線需全面改造調試。其次,供應鏈管理面臨挑戰,部分核心部件供應商產能爬坡緩慢,任何環節的延誤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此外,小米汽車工廠二期雖已完成規劃驗收,但設備調試和人員培訓仍需時間,短期內難以釋放全部產能。
這種產能與訂單的失衡,暴露出小米在供應鏈整合和生產管理上的短板。盡管雷軍曾以18 個月建成工廠的速度刷新行業紀錄,但大規模量產階段的復雜性遠超預期。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升產能,已成為小米當前最緊迫的課題。
爆單背后的危機
令人不安的是,訂單激增帶來的不僅是交付壓力,更催生出灰色產業鏈。當前在一些二手平臺,已出現了YU7 訂單轉讓的信息,其費用普遍在 5000-20000 元之間,準現車訂單溢價高達 2 萬元。黃牛通過偽造親屬證明等手段,繞過小米 “直系親屬更名” 的限制,甚至出現 “提車后過戶” 的操作模式。這種現象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更導致真實用戶提車周期進一步延長。
此外,競品車企的 “截胡” 策略雖短期內緩解了用戶的定金損失,但本質上加劇了行業內卷。極氪、蔚來等品牌的補貼政策,表面上是用戶福利,實則是利用小米的產能困境爭奪市場份額。這種 “趁火打劫” 的競爭方式,不僅破壞公平競爭環境,更將消費者置于被動選擇的境地。
車叔總結
總的來說,小米YU7這場看似風光的 “勝利” 背后,隱藏著產能、供應鏈、用戶權益等多重挑戰。當行業從野蠻生長進入精耕細作階段,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用戶體驗,將成為所有車企必須面對的課題。u也許YU7 事件或許只是開始,2025 年的車圈,注定將在反思與變革中重塑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