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無序價格戰”,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呼吁下,汽車市場持續已久的價格大混戰終于迎來了降溫,而各車企的價格優惠也逐漸呈現出了穩態化的趨勢。
6月底,針對網絡上關于比亞迪、騰勢(參數丨圖片)、方程豹以及深藍等汽車品牌,將從7月1日起啟用全新購車政策的消息,近日我們走訪比亞迪經銷商線下門店時,也從銷售人員處了解到,對于終端價格,店里明確通知,廠家的管控力度的確加大了,要求經銷商不能隨意報價和降價,廠家每個月都有暗訪部門會進行嚴格調查,如果查到經銷商無序競爭,經銷商將面臨重罰。
另外,該銷售人員還表示,雖然價格政策自律管控更嚴格了,但門店進車量任務也相應減輕了,為了激勵經銷商的積極性,廠家也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機制。
6月份,比亞迪曾圍繞上半年的情況召開了經銷商大會,大會針對上半年的發展以及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其中就包括實施庫存熔斷機制,加速向經銷商返利,以及按照單臺666元/臺的標準對經銷商進行獎勵補貼等措施。
在這一系列舉措的基礎上,比亞迪進一步嚴控終端價格,顯然也是為了保障經銷商合理有序的競爭以及長期穩定的發展。當然,從比亞迪的視角來看,這也將有利于比亞迪的價格體系逐漸趨于穩定,并加速恢復終端市場的消費信心。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國內車市價格戰競爭不斷,頻繁調整變動的車價及購車權益,不僅導致行業競爭秩序越發混亂,行業亂象叢生,而且價格戰引發的品質和質量擔憂,以及新一輪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也讓消費信心也受到了挫傷,市場觀望情緒越來越嚴重。
在相關部門和行業機構的帶頭呼吁下,停止無序的價格戰競爭,穩定終端價格秩序,也越來越成為上下游企業的共識。
除了比亞迪嚴控終端價格優惠之外,行業多家車企也在積極穩定終端價格。進入7月份,國內多家車企陸續公布的最新一輪限時促銷政策,就是最好的佐證。
據統計整理,目前已經公布7月限時促銷政策的車企,其中大部分車企基本都延續了上月的促銷政策,其中吉利汽車旗下中國星、繽瑞系、博越系、帝豪系等系列車型,長安啟源旗下Q07、A07等主力車型,以及小米汽車旗下SU7,領克品牌旗下領克900等熱門車型的7月限時購車權益,基本都與6月份的促銷政策保持一致。
因續航里程提升,雖然特斯拉中國將Model 3 長續航版售價上漲了1萬元,售價上調至28.55萬元,但這也與產品力提升有關。而在購車權益方面,特斯拉也依舊延續了五年免息、8000元保險補貼(限Model 3車型)、8000元車漆選裝禮金、1299元特享充電權益等購車權益。
鑒于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在特斯拉銷量中的結構占比較小,所以對于潛客群體而言,此次漲價影響范圍事實上并不算大。
當然,為了進一步刺激訂單和銷量,也有部分車企加大了7月購車權益力度。其中,理想汽車將主力車型理想L6的金融政策從3年0息調整為了5年0息,金融政策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門檻進一步下調。不過,理想L6車型同時也取消了5000抵扣10000元的權益。
蔚來汽車以及其第二品牌樂道,也進一步加大了7月份限時補貼力度,蔚來全新ET5、ET5T、ES6等車型增加了5年零利息,樂道則將免息年限從1年調整為了3年,同時還增加了換電權益,贈送3年免費換電權益(約144張換電券)。
相對來說,購車權益性價比進一步提升,而針對近兩個月提車的老車主,蔚來也將相應補償8-10萬的積分。
從上述車企最新一輪購車權益來看,為了刺激銷量的增長,盡管部分車企購車權益仍然有所調整,但總體而言,大部分車企以及熱門車型的終端優惠,以及每月的限時促銷政策已經逐漸趨于穩定,各車企之間的價格戰競爭形式也不再只是一味地圍繞車價,而是轉化為金融政策、置換補貼等維度的比拼和較量。
可能有人會感到擔憂,7月份作為車市的季節性銷售淡季,市場購買積極性有所下降,車市價格戰“降溫”更是很有可能進一步加深消費市場的觀望情緒,在銷量目標的重壓之下,車市價格戰是否又會卷土重來?
這個擔憂并不無道理。根據大部分車企公布的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大部分車企年銷量目標完成率不足40%。除了廠家之外,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上半年僅27.5%的4S店完成或超額完成銷量計劃,剩余72.5%未達成目標,16.3%接近完成目標。
在銷量重擔之下,不排除有部分車企進一步加大終端優惠力度的可能。不過同樣值得提醒的是,為了刺激車市消費,除了依托于車企自身的內力驅動,政策“外力”也在持續加碼。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將從7月份持續到12月份,這將對提振下沉市場的消費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新一輪“以舊換新”補貼即將發放,部分地區也將隨之重啟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的申請,這也將進一步強化消費信心。所以車市價格戰是否會“止戰”,雖然仍然充滿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在新能源汽車下鄉和新一輪國補的支持下,車市價格戰也有望借此機會真正意義上實現平穩過渡,逐漸降溫。
當然,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畢竟車市下半年,各家車企不僅銷量任務重,而且還有多款重磅新品亟待上市,在新車型的推動下,車市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