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硝煙逐漸散去,上半年“洶涌澎湃”的新機潮也隨之落幕,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7月份的手機市場了。
而整個6月,各廠商的新機發布節奏明顯放緩,但小米月底集中推出的多款產品,依然成為市場焦點。
那么當喧囂沉淀,安兔兔則是公布了6月Android性能排行榜單,為我們揭開了新機表現背后的真實性能格局。
對于追求性能的消費者來說,此榜單確實帶來了不少的驚喜,因此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看看榜單的具體排名吧。
首先是旗艦手機性能榜單,旗艦性能榜榜首位置毫無懸念,繼續由紅魔10S Pro+牢牢占據,其平均跑分高達2907137分。
緊隨其后的是近期大熱的影像旗艦——vivo X200 Ultra,以2885215分的平均成績穩居次席,這款手機雖然沒有搭載驍龍8至尊領先版,但憑借出色的優化,依舊有著不錯的性能釋放。
探花位置則由OPPO Find X8 Ultra摘得,平均跑分2883092分,但也可以看出來,同樣的芯片,優化上還是有差距。
至于聯發科處理器則是來到了第四名的位置,其天璣9400+處理器架構激進,但優化上估計沒有高通驍龍那么得心應手。
不過從旗艦手機榜單來看,衛冕成功的核心武器,便是那顆驍龍8至尊領先版處理器,與標準版驍龍8至尊版相比,領先版的提升清晰可見。
比如超大核頻率從3.32GHz躍升至4.47GHz,GPU主頻也從1.1GHz提升到1.2GHz,這意味著在不改變核心架構的前提下,實現了顯著的性能躍升。
再加上紅魔標志性的主動散熱風扇與激進的性能調度策略,將這顆超頻旗艦芯片的潛力充分釋放,成就了其頂尖的性能表現。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此次玄戒O1芯片并沒有上榜,按照芯片本身的表現來說,其實力也是佼佼者的存在。
據悉,玄戒O1是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首款旗艦手機SoC芯片,采用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制程,集成190億晶體管,性能強勁且能效出色。
其CPU采用創新的十核四叢集架構,包括2顆3.9GHz的Cortex-X925超大核、4顆3.4GHz的Cortex-A725性能大核、2顆1.9GHz的Cortex-A725能效大核和2顆1.8GHz的Cortex-A520超級能效核心,兼顧了高性能與低功耗。
GPU方面搭載16核Immortalis-G925圖形處理器,圖形性能提升顯著,并且內置了小米第四代自研ISP,影像處理能力大幅提升,且支持高速高畫質拍攝。
此外,基于小米端側AI業務定制的6核低功耗NPU,算力可達44TOPS,AI處理能力強大,估計未來會有上榜的一天。
然后是次旗艦手機榜單,相比于旗艦榜單,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榜首位置依舊被iQOO Z10 Turbo拿下,其搭載的天璣8400滿血版處理器助其跑出1767568分的平均成績。
需要了解,“滿血版”的稱謂暗示其在散熱或調度上可能有更優配置,從而釋放出比標準版更強的性能潛力。
第二名是Redmi Turbo 4,憑借天璣8400-Ultra芯片,取得了1676970分,OPPO Reno14 Pro(天璣8450,1577098分)位列第三。
值得關注的新晉選手是5月底發布的榮耀400,它成功躋身6月次旗艦性能榜單,作為新面孔,其扎實的性能表現迅速得到市場數據驗證,也反映出中端市場持續的技術下放與激烈競爭。
而平板性能榜也是非常的熱鬧,其中榜首仍是OPPO Pad 4 Pro(驍龍8至尊版,2843258分),第二名一加平板2 Pro(同樣驍龍8至尊版,2837435分)與其差距微乎其微。
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新晉選手——Redmi K Pad,作為Redmi首款小尺寸平板,預熱階段即備受期待。
它搭載天璣9400旗艦處理器,以2786850分的平均成績強勢殺入榜單第三名,雖然平均分略低于前兩名搭載驍龍8至尊版的競品,但差距僅在2%左右,實際體驗感知差異極小。
更何況Redmi K Pad的加入,不僅攪動了小尺寸平板市場的格局,更以強勁性能證明了天璣旗艦芯在平板領域的強大競爭力,成為榜單中的一匹黑馬。
總而言之,性能榜單每月刷新,真正的贏家永遠是那些將硬件潛力轉化為體驗高度的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方向也就很清晰了。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此榜單有什么看法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