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韓國宣布當選2024-2025年度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國內媒體大肆宣傳“韓國國際地位空前提升”。金永浩深受鼓舞,覺得韓國理應更進一步,挑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金永浩發布于Quora,標題直白而狂妄:“有沒有辦法把中國踢出聯合國安理會,讓韓國取而代之?”不到12小時,瀏覽量突破10萬,評論區涌入數百條回復。
歐洲網友的吐槽最為尖銳,一位法國網友評論:“韓國想踢中國出安理會?這口氣比巴黎地鐵的腳氣還大。”英國網友跟帖:“先把朝鮮半島統一,再來聊五常吧。”新加坡網友的回復更具調侃意味:“如果嘴炮能當五常,漢江水得變成黃金。”
泰國網友則表示困惑:“韓國為啥老跟中國過不去?真打起來,靠K-pop擋導彈嗎?”馬來西亞華裔網友的評論被點贊上千:“泡菜吃多了,腦子腌壞了。”這些回復被截圖傳播,引發二次傳播熱潮。
問題傳到微博后,“韓國網友想踢中國出安理會”沖上熱搜。網友發帖:“簡單,韓國把安理會申遺,不就歸你們了?”“韓國當五常太屈才,銀河系安理會主席才配得上。”
金永浩的提問為何引發如此強烈的群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由1945年《聯合國憲章》確立,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擁有否決權。
韓國在二戰時是日本殖民地,朝鮮戰爭中,韓國軍隊在聯合國軍支持下作戰,自身實力有限。2023年,韓國GDP位列全球第13位,軍事實力依賴美韓同盟,國際影響力遠不及五常。網友的嘲諷直指這一現實差距。
這場風波的深層背景,是韓國近年來的外交姿態。尹錫悅政府加強美日韓三邊合作,試圖在印太戰略中扮演更重要角色。2023年8月,美日韓領導人在戴維營舉行峰會,強化三邊軍事與經濟合作。韓國網民受此鼓舞,部分人開始幻想“取代中國”。
外網的嘲諷并未止步于Quora,韓國國內對此反應兩極。少數網友支持金永浩,認為“韓國有資格挑戰大國”,但更多人覺得丟臉,留言:“這種問題讓韓國成了笑柄。”
國內社交平臺上,惡搞內容層出不窮。網友P圖,將金永浩的頭像PS到泡菜罐子上,配文:“宇宙大國認證。”圖片被轉發數萬次。“駐韓美軍的腳氣都沒韓國人的口氣重。”“韓國在國際上就是搞笑擔當。”這些內容被整理成合集,在和微博反復傳播。
金永浩的日子不好過。公司同事聽說了他的“壯舉”,有人背后議論,有人當面調侃。他試圖在Quora上發新問題,辯解“韓國有資格領導亞洲”,但無人理會。
2023年8月底,他刪除了提問,注銷了賬號。他的生活回歸平淡,每天擠地鐵,埋頭工作,手機里不再打開Quora。微信群里,他曾吹噓“讓韓國揚名”,如今無人提及。
韓國媒體對事件保持沉默,外交部發言人強調“韓國將為國際和平做貢獻”,卻避談金永浩事件。韓國街頭,市民大多一笑置之,覺得“這種言論太丟人”。
國際社會對韓國的嘲笑逐漸淡化,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首爾召開,三方發表聯合宣言,強調合作與和平。韓國在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內,參與討論全球議題,但影響力有限。
金永浩的提問被新話題取代,這場風波雖已遠去,卻留下思考。韓國社會的民族情緒如何在現實與幻想間找到平衡?
參考資料
韓國人問:如果重選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會選誰? 搜狐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