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車時代,沃爾沃作為安全技術標桿的地位無可撼動。然而隨著汽車產業進入智能化與電動化變革的深水區,這家百年車企正面臨核心優勢被削弱的嚴峻挑戰。當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時,沃爾沃在電動化轉型中的滯后表現與智能化領域的創新乏力,使其賴以生存的安全技術壁壘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這個曾以“安全”定義行業規則的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從行業標桿轉變成追趕者,連百年引以為傲的品牌定位也開始飽受質疑。
2025年6月,沃爾沃汽車因制動控制模塊軟件偏差,在全球范圍內召回超過5600輛新能源汽車,涉及XC60、S90、XC90等多款主力車型。此次召回事件猶如一枚深水炸彈,不僅暴露了沃爾沃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短板,更引發了市場對其“安全”標簽的深度質疑。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此次召回的沃爾沃車型存在特定場景下的制動失效風險: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處于“B”擋驅動模式,或純電動車(BEV)使用“單踏板駕駛”模式時,若持續下坡滑行超過1分30秒且未踩制動踏板,車輛可能因軟件邏輯缺陷導致制動功能喪失。這一缺陷直接威脅到用戶生命安全,也與其“全球最安全汽車”的品牌形象形成強烈反差。
實際上,這并不是沃爾沃首次因安全問題而召回車輛,早在2023年,沃爾沃曾因S60、S90等車型的單踏板模式隱患發起類似召回;2024年,沃爾沃又因為XC60、S90等車型因影音系統故障、車身生銹等問題被用戶投訴。還不止于此,沃爾沃旗下不少經銷商甚至還被爆出有欺詐的問題。
2025年初,沃爾沃部分經銷商被曝用山寨音響冒充原廠配件,甚至篡改合同條款,品牌“掩耳盜鈴”式危機公關進一步消磨了消費者信任。沃爾沃在處理經銷商欺詐問題時的態度令人寒心。面對輿論風波,沃爾沃甩鍋給經銷商,說“這是個別門店的問題”,然后只肯免費換原廠配件,對賠償卻避而不談。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操作,和他們天天喊的“安全就是豪華”口號一對比,簡直像把消費者當傻子耍。
2025年5月,沃爾沃又召回部分國產S60和S90,共計12465輛。此次召回的車輛有以下風險,玻璃膠粘性不足可能導致碰撞時玻璃松脫,存在安全隱患。沃爾沃的解決方案是授權經銷商將免費檢查并重新粘合玻璃與車身。
多次出現安全問題也正和沃爾沃當下的困境相契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的中國市場,沃爾沃的電動化轉型顯得步履蹣跚。其純電車型存在續航虛標、充電速度慢等硬傷,插混車型純電續航普遍不足50公里,被業內戲稱為“偽新能源”。技術層面,沃爾沃的智能駕駛系統仍停留在L2級別,車載系統卡頓、導航失靈等體驗問題頻發,與小鵬、蔚來、華為等新勢力品牌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滯后同時也直接反映在市場上:2024年,沃爾沃中國全年銷量15.6萬輛,同比下滑8.2%,創下6年來的新低,XC60、S90等主力車型依賴大幅降價維持市場份額,品牌溢價能力嚴重受損。更嚴峻的是,其技術路線正被競爭對手快速超越——當小米SU7(參數丨圖片)、華為智界S7憑借生態鏈優勢搶占市場,比亞迪、吉利通過成本優勢壓縮生存空間時,沃爾沃仍困守于SPA燃油平臺的技術迭代,EX90等新能源車型因激光雷達算法難題多次跳票,錯失市場窗口期。
對沃爾沃而言,“安全”不僅是技術標簽,更是其品牌價值的靈魂。從三點式安全帶到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這項核心優勢曾為其筑起堅固的護城河。但如今,當智能駕駛輔助成為行業標配,當小鵬、理想等新勢力通過數據迭代實現安全性能的快速進化,沃爾沃的傳統安全技術正逐漸失去稀缺性。
更致命的是,安全方面的不足正在瓦解消費者對沃爾沃安全性的信任。當“安全”從技術優勢淪為營銷話術,沃爾沃的品牌根基已然松動。沃爾沃正在重蹈部分二線豪華品牌的覆轍——在中國市場被邊緣化,最終淪為“傳統貴族”的標本。
沃爾沃現在遇到的麻煩,其實也是很多老牌車企都在經歷的陣痛。以前“安全”是它的金字招牌,但隨著智能化、電動化成為生存門檻,這個優勢已經不那么明顯了。沃爾沃這家百年車企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就是:在失去安全壁壘后,它還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價值?答案,將決定其當下向何處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