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雞有一個奇怪的行為,如果把雞固定住,然后在雞的頭部前面劃一條線,雞就會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動彈不得!
我并沒有親身測試過,但是互聯網上可以找到很多這種視頻,有些博主聲稱自己是互聯網上看到有這么一回事,然后拍視頻當場測試,結果確實會這樣。
甚至有人在電視節目上演示過雞的這種情況:
當拍動幾下或者把它翻過來的時候,雞就會醒過來:
雞的這種情況有一條獨享的WP詞條——“Chicken hypnotism”,這個詞條詳細記錄了要如何把雞“催眠”,其實不一定是劃線,用一根木棍也可以達到相同效果。
而最早關于這一現象的記載是1646年阿塔納斯·基歇爾 (Athanasius Kircher)所著的《大光明與陰影的藝術》一書中,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據信,到目前為止,雞在這種“催眠”狀態下,一動不動持續最長時間紀錄是3小時47分鐘。
至于雞為什么會有這種表現!
動物行為學家給出的解釋是,這是一種“強直性靜止”行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其實都會有這種行為表現,指的是一些動物受到某些特定刺激或者威脅時,會進入一種自然的半癱瘓狀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假死”或者“裝死”行為。
△ 裝死的負鼠?Johnruble
強直性靜止是動物的一種反捕食策略,通過裝死行為欺騙掠食者,自己不值得食用,以此提高生存能力。
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詳細描述了這種行為到底是怎么回事:
為什么很多動物進化出裝死、假死、嚇死的行為?
第二個,無論你怎么擺動雞的身體,雞的頭部都能夠保持靜止!如下:
就眼睛來說,哺乳動物的眼睛是非常特殊的,我們的眼球外部沒有一個被稱為鞏膜環的結構。據我所知,在陸生脊椎動物中只有哺乳動物沒有這個結構,鳥類、各種爬行動物,甚至連已滅絕的恐龍都有這個結構。
△ 這個就是哺乳動物的鞏膜環
那些擁有鞏膜環的動物,它們的眼睛無法像我們這樣靈活移動,這意味著,如果它們在移動中想要用眼睛鎖定目標以便看得更清楚的話會變得相對困難。
而雞的解決方案就是鎖定整個頭部,它們的頸部很長,很容易做到這點。
所以,本質上雞是利用脖子作為穩定工具,在身體移動時保持頭部相對靜止,以便保持清晰的視野。
據說,我們現在那些適合移動拍攝的云臺設備,就有仿生雞的這種特性,以增加拍攝設備的穩定性,滿足移動追蹤拍攝。
最后再分享一個學術性強一點的,就是現在地球上同時養殖著超過100億只雞,雞是飼養量最多的動物(一些出處甚至認為有500億只在養的雞),但實際上雞真正作為食物來源的時間可能不是很長!
家雞的野生祖先現在依然存在,就是紅原雞,它們的雄性長得非常鮮艷、漂亮,目前生活在泰國或附近的東南亞半島的叢林中,許多馴養動物的野生祖先都滅絕了,而紅原雞依然存在,這可能預示著它們馴化的時間確實不是很長。
△ 雄性紅原雞?Subramanya C K
以前,人們普遍認為雞的馴化可能要追溯到8000年前,人們為了獲取雞蛋和雞肉將這種動物慢慢馴化了。
一些考古發現支持了這個觀點,例如在中國北部和巴基斯坦發現的“雞骨頭”化石,可以追溯到8000至11000年前。
但最近的研究指出,紅原雞真正的馴化時間是在3250至3650年前——足足比以前預想的馴化時間晚了數千年[1]。
△ 雌性紅原雞?JJ Harrison
當時現在生活著紅原雞的地區的人們剛剛開始種植水稻,而紅原雞可能被人們種植的水稻種子所吸引,它們在稻田周圍搭巢做窩,并和人類產生了互動。
這項研究還指出,最初人們可能并不是為了雞肉和雞蛋而馴化雞的,因為最初的雞很小,沒有太多肉,也沒有太多蛋,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公雞早晨的鳴叫提示,以及公雞漂亮的羽毛。
雞的傳播時間則是:大約3000年前傳到中國北部和印度,以及大約在2800年前出現在中東和非洲東北部。
在雞傳播到一個地區后,它最初通常也都不是作為蛋白質儲備,而是為了羽毛和鳴叫提示養殖的,通常會在500年后才會變成專門為了食用。
之所以最初不太可能會是為了吃而養殖,是因為雞是熱帶鳥類,它到其它地方需要一些適應時間,所以最初的養殖不會太容易,雞的地位就會因為稀少而高貴。
至于那些古老的“雞骨頭”化石怎么解釋!
該項研究的作者表示,那些化石要么無法確定它來自紅原雞,要么無法確定時間。
△ 雞被稻米吸引,結果變成了和米飯是絕配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動物的馴化都不是人類的特意選擇,而是動物因為某些原因和人類產生了互動,之后人類為了保留某種互惠關系才逐漸馴化了它們。
所以,如果不是雞被人類的水稻吸引的話,我覺得早期東南亞人只是因為打獵的時候認識了紅原雞,然后就展開了馴化活動,確實不太可能。
參考:
- [1].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how-wild-jungle-fowl-became-chicke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