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馬拉松式的拉扯投票,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s)在參議院以一票優勢通過,距離成為正式法律又近了一步。在支持者的描述中,法案如果成行將會對美國經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政府赤字支出會通過乘數效應刺激總需求,拉動就業和增加國民收入;但對于數百萬美國底層民眾而言,該法案恐將對他們造成巨大損失,因為要通過削減貧困人群項目的資金,來填補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
一票險勝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此前一天,美國參議院開始針對"大而美"法案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辯論和投票,整個過程持續了27個小時,參議院形成了50比50的投票結果,最終副總統萬斯投出決定性的一票,使法案涉險過關。
所謂"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對他推出的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的簡化叫法。該法案被看作是對特朗普第一任期減稅政策的延續和升級,也是對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福利與支出等政策的縮減與調整。該法案計劃在未來10年內減稅4萬億美元,并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
該法案推出多項稅收減免政策,既包括加班費和小費免稅,也包括大幅提高遺產稅和贈予稅免稅額,并在未來根據通脹指數繼續進行調整。"大而美"法案還取消或壓縮了拜登政府時期的"綠色補貼",從建設清潔能源設施到購買新能源汽車,這些項目都面臨失去稅收減免的風險。
在"節流"方面,"大而美"法案計劃在未來10年內減稅4萬億美元,并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同時,將在醫療補助領域削減近萬億美元資金,提高對領取醫療補助人員的門檻和標準。該法案還收緊了對"補充營養援助計劃"的資格要求,將獲取食物援助的美國公民年齡要求從54歲提升至64歲,這個改動預計未來10年可削減2300億美元資金。
5月22日,"大而美"法案曾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拉扯,參議院才以微弱優勢投票通過了該法案。但由于參議院對該法案有較大修改,即使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也需要回到眾議院再次表決,這些程序預計耗時數天。而特朗普已設定7月4日(美國國慶"獨立日")為國會通過該法案并交由他簽署的最后期限,"務必在7月4日前送到我辦公桌上"。
"劫貧濟富"
美媒援引專家分析指出,根據參議院最新通過的法案,醫療保險和其他聯邦援助的削減,將抵消輕微稅收減免給許多家庭帶來的改善,最終受益者主要是富人。一些民主黨參議員指責參議院版本法案是"劫貧濟富"。
"在傷害全民的同時獎勵億萬富翁階層和特殊利益集團,毫無道理可言。"民主黨參議員、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抨擊該法案是對富人的慷慨饋贈,而對窮人造成沉重打擊,原因在于削減了醫療補助和食品援助項目的數千億美元。
據《紐約時報》報道,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專家分析了參議院通過的修訂版法案,發現其利益分配極不均衡。根據對法案中工資收入與政府福利的分析,在未來十年中,收入處于最底層五分之一的美國人,其年均稅后收入將下降約2.3%;而收入處于最上層的美國人,年均稅后收入將增長約2.3%。
如果換算成實際的金額,到2034年,幾乎沒有收入的美國人將平均損失約560美元,而年收入超過300萬美元的人將平均獲益超過11.8萬美元。這種差異主要源于共和黨人計劃通過削減貧困人群項目的資金(如醫療補助和糧食券),來填補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
共和黨人則為最新版本的"大而美"法案辯護,稱其對所有美國人都有利。財長斯科特·貝森特7月1日對??怂剐侣劚硎?,該法案是"對工人的好協議",并表示其將維護醫療補助。但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發現,如果該法案成為法律,到2034年將有近1200萬美國人失去醫保,其中包括因新資金結構可能失去醫療補助資格的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文宗分析認為,"大而美"法案的驚險過關,這繼續體現了民主黨與共和黨在相關議題上的深刻對立。持反對意見的共和黨議員其實分為兩派,一派是財政鷹派,他們認為法案應該更大規模地削減赤字;另一派認為該法案對一些地區的醫保福利削減比較厲害,為了選舉的利益,他們也對此表示反對。
"美國兩黨在重大立法上按黨派劃線投票已經不是首次了。"張文宗表示,2008年奧巴馬政府時期,重要的立法都是兩黨劃線,這凸顯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這次"大而美"法案面臨的局面也是一樣的,不管是在眾議院還是參議院,所有民主黨議員和有投票權的獨立派議員都是持反對意見的,共和黨內也存在分歧。
抬高赤字
此次參議院版本的法案草案,還提出將聯邦債務上限再提高5萬億美元,高于此前眾議院版本的數額。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9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這版法案將在未來十年使國家債務增加3.3萬億美元。
法案投票前,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林賽·格雷厄姆(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人)在參議院攜帶手繪圖板上臺,展示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一項新評估,宣稱共和黨版本的"大而美"法案若按"當前政策基線"估算,將在未來節省約5000億美元財政支出。幾個小時后,舒默也拿著一塊自制紙板上臺,還擊稱該法案實際上將增加4.45萬億美元聯邦赤字。
這一"看板大戰"不僅被視為一場帶有諷刺意味的"即興表演",也凸顯出兩黨在預算計價方式上的根本分歧。共和黨此次采用"當前政策基線"進行成本評估,即假設原定于2025年底到期的特朗普減稅政策將被無限期延續。按照這一方式,CBO評估顯示法案"節省開支"。
而舒默引用的則是另一種假設,即不僅延續現有減稅,還將新增減稅內容,并永久保留,因此預計將使聯邦赤字增加4.45萬億美元。CBO此前在傳統基線(即考慮稅收減免終止)下的評估則認為,該法案將新增3.25萬億美元赤字。
舒默借此強調,該法案不過是"偽節省、真破產"。雙方圍繞法案成本、財政紀律與程序合法性展開的攻防仍在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一再"炮轟"這一法案,稱這個"荒唐"的法案一旦付諸實施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給美國帶來"戰略性傷害","讓美國走上被債務奴役的快車道"。張文宗認為,馬斯克之所以過去兩個月持續表達反對意見,主要是因為這個法案削減了對新能源產業的一些支持。"馬斯克是新能源產業的代表,尤其是他的特斯拉汽車以及相關的電池產品,原本是有政府補貼和支持的。特朗普現在支持美國發展傳統能源,從財政上減少對電動汽車相關行業的支持,出于企業利益,馬斯克肯定反對。"
此外,張文宗指出,這個法案本身會加大美國的財政赤字,大規模的減稅同時削減弱勢群體的醫保和養老福利,很可能會讓富者愈富而窮者愈窮,加大社會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這對美國的社會活力和社會凝聚力都是一種損害。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