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消息,美國國會山穹頂下,空氣里彌漫著硝煙味。218票對214票——7月3日下午,眾議院以四票之差通過了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這份堪稱美國數十年最激進的財政法案,在獨立日前夜掀起了滔天巨浪。
法案通過的瞬間,共和黨人集體起立,揮舞星條旗高呼“USA!USA!”,持續近五分鐘的歡呼聲幾乎掀翻議事廳屋頂。特朗普難掩激動,在社交平臺宣告:“美國將像火箭一樣起飛!”幾個小時后,他頂著酷暑現身愛荷華州,戴著標志性紅帽發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它帶來最強大的邊境、最強大的經濟、最強大的軍隊,讓美國永遠是最強大的國家!”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光鮮的口號難掩現實的裂痕。據昆尼皮亞克大學民調顯示,55%的美國選民反對該法案,僅29%支持。當共和黨人在冷氣充足的國會歡呼時,普通民眾卻在擔憂賬單的另一面。
“大而美”的名號下,藏著一場財富的乾坤大挪移。法案核心是永久延續特朗普2017年企業減稅政策,同時將高收入家庭州稅抵扣上限從1萬美元猛增至4萬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收入前20%的家庭將平均增收2.3%,而后20%人群收入將縮水同等比例。更尖銳的批評來自《紐約時報》:“最大利益留給了富人,低收入美國人將承受巨額損失。”
另一重代價是財政懸崖。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指出,法案將使未來十年聯邦赤字暴增3.3萬億美元。到2034年,聯邦債務或飆升至GDP的127%。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后,是聯邦醫療保險(Medicaid)近萬億美元的大砍刀:健全成年人需每月工作80小時才能續保,復雜的收入核查流程預計使1200萬人在2035年前失去醫保覆蓋。
清潔能源行業也遭遇寒流。法案終止了電動汽車購置稅抵免,給風電、太陽能項目設置并網倒計時,甚至對使用中國組件的新能源項目加征關稅。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警告,這對歐洲風電設備出口國將是沉重打擊。
馬斯克(資料圖)
法案通過后僅數小時,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出驚人之語:“明天就成立美國黨!”這位曾與特朗普結盟的世界首富,痛斥法案是“財政瘋狂”,嘲諷兩黨實為“統一黨”,導致“美國債務火箭般躥升”。他宣稱要創建財政保守的新政黨,用商業思維約束政府開支。
然而現實遠比宣言骨感。在美國創立新黨需跨越雙重天塹:法律上,各州對政黨注冊要求嚴苛,如加州需7.5萬黨員或110萬選民簽名;財務上,競選捐款法將個人年捐款上限卡在45萬美元,即使坐擁4000億美元身家也難以任性“輸血”。歷史上,自由意志黨、綠黨等第三勢力終難撼動兩黨根基,最終淪為政治點綴。
更直接的威脅來自保守派內部。特朗普盟友費什巴克已著手組建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專門狙擊馬斯克的選舉干預。當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翱翔太空時,他的政治飛船可能還未起飛就面臨引擎故障。
特朗普(資料圖)
隨著特朗普在7月4日獨立日正式簽署法案,美國的財政航道已轉向未知水域。短期看,摩根大通認為其對宏觀經濟影響有限;但長期隱患如同冰山海面下的陰影——高盛警告,特朗普加征的關稅可能抵消法案帶來的0.5%GDP增長,而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舉動,已引發全球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危機。
當星條旗在獨立日煙火中飄揚,“大而美”法案已成定局。它既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的首個重大勝利,也是撕裂美國的又一道傷口。而對馬斯克而言,從商業巨子到政治新貴的征途,或許比移民火星更加艱險。在這個被高溫和政爭炙烤的夏天,美國正駛向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