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歷六月初九日,看似平凡的日子,實則蘊含了豐富的民俗風情和講究。農歷六月初九是民族傳統盛典“唱哈節”,人們身穿節日盛裝,舉行迎海神公、祭神、鄉飲、送神等儀式,祈求人畜興旺,五谷豐登。農歷六月初九是諸葛亮離世的諸葛忌,至今民間仍有傳承。今天農歷六月初九,記住“吃二樣,做二事”習俗,平安順遂過夏天!
一、吃二樣
1、吃面
農歷六月初九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有吃面的習俗。面條寓意著長長久久,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和祝福。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不僅是對身體的一種滋養,更是對心靈的一種慰藉。很多人覺得搟面條很難,糊湯還斷條,做不出來,其實想要手搟面好吃還是很簡單的,只要做好2步,輕松搞定,以后想吃也不會出去找面館了。
食材:面粉400克,雞蛋1個,鹽2克,綠豆芽少許,火腿絲少許,蔥,姜,鹽,醬油,花生油。
做法:1、手搟面和面時,一定要和面硬,俗話說:軟面餃子硬面條是很有道理的。面粉里加入1個雞蛋,鹽和適量的水和成硬一些的面團,靜置一會揉勻。面粉里加入雞蛋和鹽可以讓面團更筋道,煮出的面條更好吃還不糊湯。2、面團揉好以后,放到面板上,撒上手粉防粘,按扁用大搟面杖搟開。3、搟的時候,一邊搟一邊用兩手往外搓著,這樣很快就可以把面團搟成薄薄的面皮。4、把面皮上撒上干面粉防粘,然后折疊,用刀切成想要的寬度,寬窄大約都一致就可以。5、用手抖散面條,手搟面即成。6、搟好的面條直接放在案板上就可以,然后煮面。在煮面的同時可以把配菜或者配湯做好。7、鍋里放水燒開,把手搟面抖散放入,這個時候不要攪拌,直接蓋上蓋子,大火燒開,這時候面條浮起來了,開蓋,用筷子劃散面條,立馬關火即成。8、把綠豆芽和火腿絲炒好,蓋到手搟面上即成。這樣做出的手搟面不糊湯不斷條,特別的好吃,不想做配菜直接用蒜汁也是特別好吃的哦。
2、吃糕
糕是許多地方的傳統美食,寓意著步步高升、生活甜蜜。農歷六月初九這一天,吃糕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人們通過品嘗各種美味的糕點,祈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食材:大米、水、糖、酵母、面粉
做法:1、大米洗凈后泡兩小時以上。泡好的米放入破壁機加220克清水,按果蔬鍵打三遍,最后一遍的時候把白糖加進去一起打。2、打好的米槳倒入盆中,加入面粉和酵母攪拌均勻。攪拌好的面糊蓋上蓋子發酵到兩倍大。3、把醒發好的面糊攪拌排氣,盡量攪拌到無氣泡。4、把米糊倒入模具中9分滿,可以用布丁碗,也可以用紙杯蛋糕杯或者其它模具,我用這種烤碗不用刷油也很好脫模,怕不好脫模的話就先刷一下油。5、加入桂花,蔓越莓,葡萄干或者自己喜歡的果干都可以,如果放的堅果、紅棗這些有重量的不要放太多,會影響開花。6、水開后直接上鍋蒸,大火蒸20分鐘,10分鐘后可以調到中火,悶3分鐘就可以出鍋了。7、蓬松柔軟,好看又好吃,家人都好喜歡。
二、做二事:
1、曬衣物
夏季陽光充足,是晾曬衣物的好時節。農歷六月初九這一天,人們會紛紛拿出衣物進行晾曬。不僅是為了去除衣物上的潮氣和異味,更是為了借助陽光的力量,祈求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曬心情
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農歷六月初九這一天,可以選擇到戶外散步、曬太陽。不僅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緩,更可以讓我們將內心的煩惱和憂愁曬在陽光下,讓陽光驅散陰霾、帶來希望和快樂。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