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2日宣布,美國與越南已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越南輸美商品將被征收至少20%的關稅,同時越南市場將對美國商品全面開放。越南高層與特朗普通話時強調,美方需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并取消對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協議還要求越南嚴查商品“原產地”,防止其他國家把商品包裝成“越南制造”繞道出口美國;作為交換,美國倒是愿意降低越南農產品進入美國的關稅。說白了,美國想用關稅逼越南多買美國貨,越南則想借機爭取更公平的貿易身份。
越南這邊剛談完,特朗普立馬調轉槍口對準日本。按日本《朝日新聞》和中新網的報道,他在6月底公開抱怨美日貿易“極度不公平”,尤其點名日本汽車。威脅要給日本車加征25%的懲罰性關稅,還指責日本市場“對美國商品關門”。
過了兩天他更狠,放話說如果日本不妥協,關稅可能漲到30%-35%!核心就兩點:一是逼日本降低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二是強制日本多買美國牛肉、小麥等農產品。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回應綿里藏針,一邊強調“日美經濟誰也離不開誰”,一邊暗懟特朗普:解決問題要靠談生意,不是靠揮關稅大棒。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日威脅對日本征收更高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在就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進行的黨首討論會上回應稱,“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來維護國家利益。
就在特朗普四處“點火”時,中歐正抓緊抱團取暖。中國外交部官網和駐新大使館消息顯示,王毅外長7月1日在布魯塞爾和歐盟高層舉行了第十三輪戰(zhàn)略對話。雙方都明白眼下美國關稅大棒懸在頭頂,所以王毅重點提了三個關鍵主張:第一,中歐建交50年了,最該堅持的就是“伙伴”這一定位,別被外人挑撥成對手;第二,貿易摩擦別搞政治化,反對“脫鉤斷鏈”那套把戲;第三,支持歐盟自己拿主意(戰(zhàn)略自主),但前提是歐盟得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這場對話其實就是為7月中歐領導人峰會鋪路。兩邊都清楚,只有聯手頂住單邊主義,才能更好的發(fā)展自身經濟,也能推動世界經濟的發(fā)展。
總的來說,從貿易數據看,越南2024年對美出口額達1260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占45%,但美國認為其中存在“越南制造”實為“中國制造”的情況。日本汽車產業(yè)則面臨雙重壓力:美國市場占其出口量近四成,而日本國內因少子化導致需求萎縮。
反觀中歐經貿關系,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9000億歐元,但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可能影響未來合作。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關稅牌”本質是重塑貿易規(guī)則的手段,而中俄歐的密集互動則凸顯多邊合作的新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