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中,邁瑞醫療是絕對的“一哥”。
長期穩步增長的業績,是邁瑞醫療最寬的護城河。財報顯示,2016年至2023年,邁瑞醫療的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著“雙位數”增長,表現最好的2020年,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27%和42.24%。
然而,隨著周期的調整加上行業的不景氣,近兩年,邁瑞醫療業績增速肉眼可見地放緩。
財報顯示,2024年,邁瑞醫療實現營收和凈利潤367.3億元和116.7億元,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14%和0.74%,這是上市以來業績增速最低的一年。今年一季度,邁瑞醫療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2.12%和-16.81%,這是其上市七年首次一季度負增長。
受業績拖累,邁瑞醫療的股價也是萎靡不振。從年線來看,邁瑞醫療的股價已經“五連陰”,截至最新收盤,邁瑞醫療總市值為2728億元。雖然近期股價有所回升,但和最高點480.52元/股相比,邁瑞醫療股價已經腰斬,市值則縮水超過2900億元。
“周期”之困
實際上,邁瑞醫療如今的困境,早在2021年時就已經注定。
過去,邁瑞醫療的業績之所以能穩步增長,除了自身持續高研發投入筑起了較深的護城河之外,時代紅利也是重要原因。
在2020年之前,醫療器械行業一直是政策支持的重點行業。
據媒體統計,自2009年以來針對醫療器械行業出臺過不少的支持政策。然而,2021年針對醫療器械行業推行的帶量式采購,讓邁瑞醫療所處的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帶量采購推行之初,邁瑞醫療的態度還比較樂觀,在2022年8月29日發布的調研中,面對核心產品化學發光檢測項目被“砍半價”的情況,邁瑞醫療卻仍樂觀表示:“自去年11月份安徽省執行部分化學發光試劑集采至二季度末,公司的化學發光業務無論是儀器裝機還是試劑上量均已在安徽省實現了突飛猛進的成績。其中儀器新增裝機近120臺,據公司統計,占全省新增裝機的比重約為三分之一,并且成功進入了近30家三甲醫院,大幅縮短了儀器入院的時間”。
不過,雖然帶量采購在短期內確實能夠帶來“量”的增長,但對于“價”的影響其實更大。
從最近的數據來看。在2024年11月,廈門衛健委針對全市12家醫院的24臺超聲采購進行了招投標,首輪只有4臺超聲中標,皆為邁瑞醫療的產品,總中標金額79.2萬元,相比于預算金額393萬元,降幅達79.8%;而在今年1月,江西省醫保局正式公布糖代謝等生化類檢測試劑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共有154家企業的2314個規格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70%。多家外企報價均低于1毛錢,羅氏、邁瑞等產品以0.07元/人份的價格中選。
另外,今年年初山東省立醫院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監護儀集采中,邁瑞ePM 12C系列中標價僅為每臺1萬元左右,較2024年平均中標價格下跌超七成。
總結來說,帶量采購對于產品價格的影響相當巨大。目前,“新周期”下的邁瑞醫療盈利能力也明顯下降。從具體產品來看,邁瑞醫療的核心產品(營收占比20%以上)為體外診斷類產品、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和醫學影像類產品,2024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2.01%、62.55%和66.85%,而在2023年體外診斷類產品、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和醫學影像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4.3%、66.78%和69.1%。
外延式并購“失靈”
在產品不斷被“砍價”的情況下,邁瑞醫療想要通過現有業務驅動業績增長變得十分困難。
還好,邁瑞醫療一直是“雙腿走路”。
除了自身固有業務之外,邁瑞醫療還會進行外延式并購。據媒體統計,2008年邁瑞收購了全球最老牌的監護品牌Datascope,一躍成為全球監護領域第三大制造商;此后公司又陸續并購了深科醫療、蘇州惠生、Zonare、Ulco等多家海內外一流企業。
而在最近兩年,由于現有業務受阻,邁瑞醫療也再度開始外延并購。例如在2023年時,邁瑞醫療以1.15億歐元收購德國IVD公司DiaSys的75%股權,DiaSys深耕行業超過30余年,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在歐洲、亞太、拉美地區均有生產基地;還有去年四月份,邁瑞醫療用66.5億元自有資金,完成對科創板上市公司惠泰醫療的控制權收購,此次收購是科創板首例“A收A”,惠泰醫療主要從事心臟電生理和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不過,雖然也有進行外延式并購,但從業績來看,這幾次的外延式并購對于業績的驅動并不明顯。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隨著邁瑞醫療體量的不斷膨脹,其想要找到可以驅動業績增長的并購對象不多了。例如,邁瑞醫療在早期曾以2.0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老牌醫械公司Datascope的監護儀業務,這一次并購讓邁瑞醫療一舉躍升為全球監護儀第三大品牌。而后來的多次并購,則讓邁瑞醫療豐富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產品與布局,并切入骨科植入物、內窺鏡等領域,令其成長為醫療器械“一哥”。
但是,由于自身體量已經非常龐大,現在并購帶來的效果自然十分有限,而且邁瑞醫療對于熱門賽道的布局已經十分完善,現在進入的都是“硬骨頭”,例如收購德惠泰醫療進軍心血管行業,雖然這是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市場,但該市場中國外廠商占據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競爭壓力巨大。
另外,現在外延式并購不但不能推動邁瑞醫療的業績繼續增長,并購帶來的商譽還讓其風險越來越大。財報顯示,一季度邁瑞醫療的商譽值高達112.2億元,而在2023年一季度時,邁瑞醫療的商譽值為44.17億元,不過兩年時間,邁瑞醫療的商譽值就翻了2倍多,一旦收購標的經營不及預期,很容易出現商譽減值。
綜合而言,邁瑞醫療目前面臨外延式并購已經開始逐漸“失效”,面對越來越大的商譽問題,邁瑞醫療需要加速走出谷底。當然從遠期來看,醫療器械賽道仍然是一個朝陽賽道,只要邁瑞醫療能夠在底部夯實基礎,那么未來就一定能重拾往日的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