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將持續至7月3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該征求意見稿共設9章67條,聚焦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以問題為導向,從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智慧服務等角度出發,給出了諸多具有針對性的安排。
縱覽該征求意見稿,本市將聚焦老年人需求,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和經濟狀況,按照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的原則,全面深化養老服務改革,調整完善供給方式、供給結構、供給模式,力求通過立法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
為豐富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征求意見稿提出,新建居住區應當按照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配套建設相應的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依規依約交付。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難以滿足需求的,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研究,結合城市更新等工作,提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改造方案,通過改造更新或者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予以補充和配建。
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企業、社會組織通過整合或者改造存量企業廠房、辦公用房、商業設施和其他社會資源,在符合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條件下,建設符合標準的養老服務設施。此外,本市推行建設功能混合使用,在符合相關規定前提下,鼓勵養老項目與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綜合設置,推動空間資源配置與實際功能需求相適應。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距離老年人最近的資源,對此,征求意見稿也給出了系統的安排。例如,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整合鏈接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等,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專業照護、康復護理、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上門服務,以及短期替代照護、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支持性服務。鼓勵養老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助餐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依托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餐飲企業等開設養老助餐點,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送餐等服務;整合物業服務企業人員、志愿者、快遞外賣等相關力量,為有助餐需求的高齡獨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訂餐、送餐服務對接。
為方便老人使用康復器具,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可以開辟專區,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輔助器具的演示、體驗等服務;支持企業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
針對養老機構的服務,征求意見稿提出,養老機構應當有針對性提供集中照護、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為老年人家庭成員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提供便利,為老年人出行、就醫、聯系家庭成員等提供幫助。
對于失智老人,征求意見稿提出,本市支持建設失智照護專業型養老機構,或者在養老機構內設置失智照護專區,完善失智照護服務標準。另外,養老機構床位設置應當提高護理型床位比例,新建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滿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需求。
養老機構內不僅可設醫療機構,還能轉診和醫保報銷。征求意見稿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診所、醫務室等內設醫療機構,或者引入醫療服務站點,為入住機構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