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的老齡化進程正不斷加快。最新發布的《2024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浙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05.01萬人,占總人口的27.36%。這意味著,每四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個是60歲以上的老人。而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也突破了千萬大關,達到1005.21萬人,占總人口的19.58%。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對于養老服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需求。
養老服務需求激增,人才隊伍迎來新課題
伴隨著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浙江省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到2024年底,全省注冊登記的養老機構達到1634家,床位總數23.85萬張。在人才隊伍方面,過去一年新增持證養老護理員1.04萬人,目前在職持證養老護理員總數達3.52萬人,平均每萬名老年人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24.65人。這一數字雖然較往年有所提升,但面對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和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僅靠基礎護理人員顯然遠遠不夠。
從行業現狀來看,當前養老從業者主要以基礎護理人員為主,普遍存在學歷偏低、技能單一、服務內容相對局限等問題。這種狀況難以滿足現代養老服務向專業化、精細化、綜合化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在智能化、信息化養老逐漸普及的背景下,行業更需要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術、既能統籌又能創新的“多面手”型人才。
新職業登場:養老服務師補齊行業短板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5年5月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了“養老服務師”這一全新職業。養老服務師(Senior Care Service Officer,簡稱SCO)定位于居家、社區、機構等多場景下,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需求評估、服務方案制定與實施、照護技術指導、質量管理、服務咨詢轉介以及相關實務研究等專業工作。他們不僅能統籌協調各類養老資源,還能為家庭、社區和機構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相比傳統意義上的“養老護理員”,養老服務師的職責更加綜合和高端。護理員專注于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監測、情感陪伴等一線工作,而養老服務師則更像是“總策劃”和“指揮官”,需要具備醫療護理、心理康復、營養膳食、機構運營、風險控制等多維度知識和技能。他們能夠為老年人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照護方案,把控服務質量,推動行業創新升級。
以浙江為例,近年來不斷完善助餐服務網絡,新建助餐點2768個,全省助餐配送餐站點已達1.28萬個。同時,還推行了“愛心卡”制度,過去一年激活“愛心卡”超過210萬張,累計發放愛心積分5041萬分。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也對專業管理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說,養老服務師正是這些創新舉措背后的“無形推手”,他們通過科學評估和流程設計,讓每一項政策落地更精準,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有溫度、有質量的晚年生活。
對比:養老護理員與養老服務師的分工與協作
在實際工作中,養老護理員與養老服務師并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系,而是各司其職、相輔相成。護理員更側重于一線執行,例如為老人提供飲食起居照料、健康觀察、情感支持以及組織社交活動等。他們每天陪伴在老人身邊,是老人最直接的依靠。
而養老服務師則需要站在更高的視角,統籌整個服務流程。他們首先要對老人的綜合需求進行評估,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等,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個性化服務方案。這個方案不僅涵蓋基礎照護內容,還會涉及康復訓練、營養膳食建議、心理疏導乃至智慧養老設備的應用。之后,養老服務師會指導護理員具體實施,并對服務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和效果評估。如果老人或家屬有新的需求或遇到問題,養老服務師還要及時調整方案,并協調相關資源進行對接。
舉個例子,假如一位老人剛剛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出院回家,護理員會負責協助老人日常起居、安全防護和康復鍛煉。而養老服務師則會在第一時間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居家環境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出詳細的康復計劃,包括營養餐單、運動指導、安全改造建議等,并與醫生、康復師、營養師等多方聯動,確保老人既安全又舒適地完成術后恢復。整個過程中,養老服務師還會定期回訪,根據恢復情況不斷優化方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周期管理”。
智慧適老化改造與養老服務師的新舞臺
除了傳統的照護和管理工作,近年來浙江在適老化改造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2024年,全省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76個,新增加裝電梯2300臺,累計完成適老化改造6.49萬戶,發放補貼資金6.03億元。這些看似硬件層面的提升,其實背后同樣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參與。
比如說,在適老化改造項目中,不僅需要建筑工程師和裝修團隊,更需要像養老服務師這樣的“綜合型管家”來把控全局。他們會根據每位老人的實際需求,從安全、防滑、無障礙通道到智能安防設備配置提出專業建議,并協調各方資源推動項目順利落地。通過他們的參與,每一項適老化改造都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讓老人住得更安心、更舒心。
產業升級呼喚新型人才,就業前景廣闊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全國各地都在加緊布局智慧養老、社區養老、醫養結合等新模式。僅以浙江為例,在推進助餐、醫療、適老改造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過程中,對高素質綜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而養老服務師作為填補行業空白的新職業,無疑將成為未來養老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放眼全國,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3億,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預計到2035年,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攀升。如此龐大的基數,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將呈現井噴式增長。而目前從業人員中,高端綜合型管理者比例依然偏低,這為有志于投身養老行業的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于年輕人來說,成為一名養老服務師,不僅意味著有機會參與到社會最具溫度和意義的事業中,還能在職業生涯中實現多元成長。從基礎照護到管理運營,從項目策劃到科技應用,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機遇。隨著行業規范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未來還將涌現出更多細分領域,如智慧居家管理、長者健康顧問、高端定制照護等,都需要以養老服務師為核心的人才隊伍來推動。
政策利好持續加碼,職業認同度不斷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各級政府對于養老行業的發展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例如浙江省通過“愛心卡”、助餐網絡等方式,為老人提供更加多元和便捷的生活支持。這些政策舉措不僅提升了老人的獲得感,也為從業人員創造了更好的職業環境。社會對這一行業的關注度與認可度也在逐步提升,“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正在成為共識。
而且,隨著社會觀念轉變,“銀發經濟”正逐漸成為新的增長點。無論是智慧健康管理、高端定制照護還是適老化家居改造,都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養老服務師作為“全能型管家”,無疑將成為各類機構爭搶的人才資源。
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回到新聞開頭提到的數據,我們看到浙江省1405萬老年人背后,是越來越完善的養老機構網絡,是越來越多樣化的助餐配送站點,是不斷推進的適老化改造工程,是越來越多持證上崗的護理人員,更是那些默默無聞但不可或缺的新型職業——養老服務師。他們用專業和愛心,為每一位老人打造了一個更有溫度、更有尊嚴、更有品質的幸福晚年。
未來,隨著行業不斷升級和社會需求持續釋放,養老服務師必將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守護者,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無論你是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是想要轉型升級的專業人士,只要愿意投身這一充滿希望與挑戰的行業,都有機會成為新時代最受尊敬的新職業代表之一。讓我們一起期待,有更多有情懷、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加入進來,讓中國式幸福晚年變得更加可及、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