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派老生王珮瑜經過多年積累在全網擁有百萬級粉絲、一段“轉圈圈”視頻讓越劇演員陳麗君迅速走紅、短視頻平臺推出的扶持計劃加大了基層院團的能見度……戲曲依托新媒介出圈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如何成為那個“幸運兒”始終是一大批戲曲人的關之所切。當幾十秒甚至幾秒的感官碎片成為唱念做打的容器,戲曲傳播應該堅持,或是放棄些什么?
這幾天,30位來自各地的戲曲從業者來到上海大學電影學院的“戲曲院團自媒體開發運營與創意傳播人才培培訓班”集中上課。班級里,有人來自京劇大團,有人則來自縣級的“天下第一團”。可以看到,成為傳播戲曲的“網紅”正成為越來越多院團的目標。因為這里不僅有廣泛的觀眾,也有人人皆可參與討論的賽博空間。戲曲講究真功夫,真功夫不怕火煉,也需要優質傳播再添一把火。關注與人氣積聚,為戲曲的當代生命注入能量。
有爭議、不怕挨罵,才有爆款?
來上海之前,黑龍江省京劇院的影像宣傳劉天領下院領導的提問任務,總結下來便是四個字——“流量密碼”。劉天相當坦率地表示,在綜合展現戲曲美和點贊數之間,自己仍在找平衡。劉天本是舞蹈攝影師,舞蹈與戲曲同是劇場藝術,但視頻呈現的思路卻截然不同。在劉天寫滿一屏的問題里,記者看到了其中之一——長敘事的戲曲縮短到三分鐘,是否適合脫離內容做影像演繹,會不會抓小放大了?
“我拍一段《紅娘·叫張生》,戲迷看了能懂,普通觀眾卻沒有頭緒。歸根到底,我們拍攝是為了讓更多本不了解戲曲的人走進劇場?!眲⑻煲矅L試過一些“輕內容”的視頻。在哈爾濱地標,身著華麗戲服的演員們獻上絕活,與市民游客互動,作品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戲曲的服化道非常精美,展示‘美麗’的視頻能最直觀地讓人產生興趣,繼而再了解到戲曲的翻打跌撲,然后被唱腔所吸引。”
圖為京劇名家王珮瑜科普老生“步法”的視頻截圖,在抖音平臺獲得大量點贊和觀看數。王珮瑜也是此次人才培訓計劃授課人之一。
有時候,流量來得突然。在劇院近期發布的一條視頻里,網友對片中的“數字配樂”起了爭議,反而推動視頻觀看量一路走高,超過15萬?!坝腥伺覀冇秒娮忧偈菍蚯蛔鹬?,其實這是模擬器,不少京劇院都在使用?!眲⑻煊行o奈,“有爭議就有爆款,但這樣對推廣戲曲有沒有幫助,我也在思考?!?br/>
“小火靠捧,大火靠命”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來自一線的戲曲工作者都有“逆天改命”的認真勁兒。今年過年期間,北京曲劇《箭桿河邊》“是誰這么壞,給我瞎造謠”唱段突然走紅,被網友幽默評價“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北京市曲劇團的新媒體宣傳趙梓晴細心觀察分析之后發現,相比于新創視頻“火不火”“爆不爆”的偶然性,經典劇目《龍須溝》《茶館》《煙壺》以及老藝術家的表演視頻“更靠譜”,維系著更高的關注度和更持續的流量,“北京曲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利用劇種生活化的特點結合時下的語境破圈,成為我們未來的方向之一。”
一年演出600場,“天下第一團”仍需要更多關注
全網近十萬粉絲,博興縣呂劇扽腔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青年演員王成龍仍有著巨大的不滿足。山東博興縣是扽腔的發源地,僅35人在職的中心承擔著發揚呂劇和扽腔兩個非遺劇種的責任。今年,這家縣級劇團正式“觸網”,中心派出6名演員參與了抖音的“聚光計劃”,10天直播20個小時,在移動端表演成為王成龍工作的一部分。
“相比于賣票,我們劇種更需要了解和關注?!敝辈ブ?,王成龍講演結合,既介紹呂劇和扽腔的起源、歷史,也會演唱《李二嫂改嫁》《清風亭》《借年》等代表劇目。在邁出第一步后,一部手機怎樣拍出花樣、如何能夠留住觀眾,都是亟待被解決的難題。
圖為王成龍抖音主頁截圖。
“特殊、急需、緊缺人才?!表椖控撠熑?、上海大學教授廖亮這樣定義課程的培養目標。她告訴記者,項目共收到77份報名材料,遠遠超過預期。培訓課程由“形勢政策與行業法規”“戲曲傳播理論與實踐研究”“優質戲曲自媒體案例分享”“自媒體開發與運營”“自媒體創意制作”五大模塊組成,并開設工作坊讓學員進行實操。
“見到王珮瑜,最想問問她短視頻內容如何取舍?!眮碜浴疤煜碌谝粓F”廣東海豐縣西秦戲藝術傳承中心的短視頻運營兼演奏員呂鑄純興奮地對記者說。在為期一個月的課程中,包括李樹建、王珮瑜、單雯等一線名家演員都將面對面和學員分享經驗。呂鑄純告訴記者,西秦戲又被叫做廣東秦腔,在當地受眾基礎廣泛,一年演出場次可以達到600場。然而,流水賬式的視頻內容和剪輯手法始終無法為劇種創造出圈機會,“只有被看到,才能讓西秦戲去到更多的舞臺上演?!?br/>
圖為昆曲名家單雯小紅書平臺截圖。單雯也是此次人才培訓計劃授課人之一。
走出舒適區是如今戲曲從業者無法回避的挑戰,卻也同時提供了機遇。上個月,上海評彈團演員陸錦花收獲了一座特別的獎杯——抖音直播戲曲三強,不少網友通過比賽對她以及評彈“路轉粉”。陸錦花感慨,“舞臺上我是專業的,做新媒體傳播是純業余的”,但“做了不一定有結果,不做一定沒有結果”。
“戲曲自媒體并非以‘爆款’為唯一目的而存在,但新樣式的傳播與當代戲曲的發展路徑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戲曲現代化的轉型,是‘合歌舞演故事’的中國演劇傳統在信息文明和數字時代的又一次再生長。廖亮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