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趙望云誕辰120周年暨《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新書首發式在西安舉行
編者按:
從黃土高原的溝壑到美術史的長卷,趙望云以筆墨為舟,載著西北的風骨與溫度,駛向了中國畫的創新之境。《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的出版,不僅是對這位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深切緬懷,更是一次對中國畫“守正創新”精神的致敬——正如西北的山川,厚重而永恒,歷久彌新、彪炳史冊。成為這個時代的文化地標與高峰!謹以此文以饗讀者。
2025年7月2日上午10時,紀念趙望云誕辰120周年暨《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新書首發式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書記、館長王瀟)
上午10時,活動在陜西美術博物館館長王瀟的致辭中正式拉開帷幕。他以一組數據引出趙望云的歷史地位:“從1933年在《民眾畫報》發表第一幅農村寫生作品,到1961年長安畫派首次晉京展引發全國關注,趙望云用近40年藝術實踐,將中國山水畫從‘文人案頭清玩’變為‘人民生活的鏡像’。”
到場嘉賓《長安畫派 開派宗師——趙望云》作者、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征;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陜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藺雨;陜西省委辦公廳原二級巡視員邱德強;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武小川;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書記、館長王瀟;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李恒;陜西金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總策劃李三峰;陜西省政協委員、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法律顧問林顯春;五星印務董事長、《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印務總監惠廣寧;西安國家版本館李紅雨;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陜西國畫院院長張華;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解安寧;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肖峰;長安畫派藝術中心主任王銳,副主任羅博;西安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書記周園、院長唐中磊,建筑環境藝術系書記劉榮;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崔偉剛;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副館長馬衛民;陜西國畫院副院長喬建業;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王江鵬;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崔振寬美術館館長崔迅;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張渝。出席活動還有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終身藝術委員、著名畫家蔡嘉勵、陜西省美術家協會藝委會終身委員樊昌哲、著名畫家石樸、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創評部主任解詩梵、陜西國畫院理論研究室主任、《文化藝術報》 主編鄭偉斌、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美術書法評論專委會主任蔡亞紅、西安中國畫院理論研究部主任王欣、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吳克軍、陜西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著名畫家劉星、方濟眾藝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吉武昌、陜西師范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徐步、畫家 美術學博士徐華、錦業美術館館長戴慧敏,陜西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郭光明;趙望云家屬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趙森(家屬);陜西省雕塑院創研部主任,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趙盾(家屬);曲江傳世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曉輝、秦寶齋拍賣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熙月、德風堂畫廊總經理魯光宏及收藏家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媒體光明日報、陜西日報群眾網、陜西網、雅昌藝術網等媒體界共百余人參與開幕式。
“他是用腳步丈量山河的‘人民畫家’”:家屬記憶里的藝術人生
(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
作為趙望云的兒子,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文聯主席趙季平的發言。“今天來了這么多朋友,我深受感動,特別要感謝我的老朋友程征先生。記得40多年前在中國美術館,我們在我父親的遺作展促膝長談,那時他就萌生了寫傳的念頭,先寫出了《從學徒到大師》,如今又完成了這部著作,我們要向他學習并致敬。我從小浸潤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至今記得黃胄、方濟眾等先生圍聚在父親畫案旁的情景。我的藝術發展是我父親美學、哲學和追求的一個分支,美術這方面趙振川、他的學生,以及第三代趙森、趙盾等都在努力,希望陜西畫壇能把長安畫派的旗幟舉得更高。”
“千年后的又一高峰”:文聯與學界共論歷史坐標
(陜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藺雨)
陜西省文聯副主席藺雨的發言,將視角拉向更宏大的歷史維度。“中國美術史上,宋代范寬《溪山行旅圖》以‘峰巒渾厚、勢狀雄強’奠定了北方山水的高度;此后近千年,陜西美術一度沉寂。直到趙望云帶領長安畫派崛起,用雄渾蒼勁的筆墨重新定義了中國山水畫的精神高度——這是‘千年后的又一高峰’。”
(《長安畫派 開派宗師——趙望云》作者、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征)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程征作為新書作者,用40年研究提煉出趙望云的“六大歷史坐標”:
藝術成就:融合傳統筆墨與生活意趣,晚年作品達“逸”的至高境界;
大眾化先驅:五四新文化后以寫生打破中國畫貴族化傳統;
抗戰宣傳先鋒:創辦《抗戰畫刊》,以寫實筆觸記錄時代傷痕;
西北山水開拓者:首次系統性表現黃土高原的溝壑肌理;
教育傳承典范:通過“家庭工作室+美協教學”模式培養黃胄、方濟眾等人才;
文博事業奠基人:推動碑林、半坡博物館、麥積山、炳靈寺、敦煌等文化遺產保護。
程征強調:“趙望云的價值,在于為后來者鋪就了一條‘藝術為人民’的道路。他教會我們,真正的藝術永遠生長在土地上。”
“每一幅畫都是‘活的歷史’”:出版方與機構的傳承承諾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李恒)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李恒在活動中表示,新書《長安畫派開派宗師——趙望云》的出版是對趙望云藝術生涯的系統梳理與致敬。他強調,該書通過嚴謹的學術研究與史料整理,展現了趙望云“扎根生活、服務人民”的藝術理念。
李恒提到,趙望云于1957年創辦長安美術出版社(陜西人美社前身),以出版推動藝術普及,而此次新書首發正是對這一精神的延續。他指出,趙望云的作品始終貼近土地與人民,其創作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承載著時代的精神印記。未來,出版社將通過出版、學術專著等形式,進一步傳播長安畫派藝術以及趙望云的藝術思想,讓更多人感受到他筆下的“人民山河”與文化情懷。
“讓‘長安畫派’的火種繼續燃燒”:新時代的傳承宣言
(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武小川)
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武小川發言,“今天,我們懷著崇敬之情,紀念趙望云先生誕辰120周年并祝賀程征教授的新書發布。這既是對大師的緬懷,也是對美術傳承的致敬。趙望云先生的藝術與人生是座豐碑:作為20世紀大眾化藝術思潮先驅和長安畫派奠基人,他出身貧寒卻志存高遠,深入生活、扎根現實的文化自信與民族骨氣,至今仍激勵著我們。這本著作是程征教授四十年潛心研究的結晶,不僅是一部傳記,更是學者建構歷史的卓越努力。他與趙望云先生,如同“明燈”,共同書寫了中國美術史與理論研究的輝煌篇章。學院已將“長安畫派研究”納入重點學科,“思考如何讓西北的黃土高原、關中的麥浪繼續滋養新時代的中國畫,是我們的使命。”
(陜西國畫院院長張華)
陜西國畫院院長張華以“三重致敬”總結:“致敬趙望云先生的藝術開拓,致敬程征先生的學術堅守,更致敬所有傳承者的使命擔當。陜西國畫院將以趙望云先生精神為引領,推動傳統水墨與當代審美融合。”
(西安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唐中磊)
西安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唐中磊從史論研究、學科建設與歷史傳承角度發言:“長安畫派之所以被稱為‘學派’而非‘流派’,正是因為趙望云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藝術理念與教育體系。從他創辦《抗戰畫刊》到推動西北美術教育,從倡導‘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到培養三代藝術人才,趙望云的藝術實踐始終指向一個核心命題:如何讓中國畫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民族性與人民性。”讓‘長安畫派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活動現場-
贈書環節,程征教授向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陜西省圖書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相關藝術機構及藝術家代表贈送《長安畫派 開派宗師——趙望云》新書,讓更多的人了解趙望云先生,感受長安畫派的藝術魅力。
程征教授向相關藝術機構及藝術家代表贈送新書
《長安畫派 開派宗師——趙望云》由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征歷時多年研究撰寫,書中收錄了趙望云各個時期的作品,如塞上、黃河、蜀中、關隴、祁連山、秦嶺、黃土高原、關中農村、埃及等題材的珍貴作品及相關史料。其中尤為珍貴的是在收藏家們的共同支持下,首次征錄了以往甚少面世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前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趙望云研究的空缺。本書的發布,不僅讓更多人得以走進這位長安畫派領軍人物的藝術世界與精神內核,也讓這位藝術大家的故事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主創團隊合影-
-活動現場-
-活動合影-
上午11時30分,全體嘉賓上臺合影。鏡頭里,白發蒼蒼的程征教授與各位學者及到場嘉賓們一起坐著,身后電子屏上的新書海報莊重醒目,唯有文字與色彩訴說著這場學術活動的核心主題。
正如程征在書中所寫:“趙望云的生命,早已融入長安畫派的血脈;而長安畫派的生命,將在一代又一代傳承者的筆下延續。”
此次新書首發式,不僅是對一位藝術大師的深切緬懷,更是一場面向未來的“精神接力”——當“扎根生活、服務人民”的藝術理念再次被鄭重提起,我們相信:趙望云筆下的“人民山河”,必將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來源:當代畫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