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師生在紅色足跡中淬煉黨性、在專業實踐中傳承文化,7月1日,信陽學院文學院黨總支組織師生黨員及學生骨干代表前往國家級紅色教育基地——桐柏革命紀念館,開展"追尋英雄足跡·書寫紅色初心"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師生通過重溫入黨誓詞、沉浸式學習革命歷史、宣講英烈故事、創作紅色書法作品等形式,將文學藝術專業素養融入紅色基因傳承,上了一堂生動的"行走的思政課"。
一、誓言鏗鏘:重溫入黨誓詞,筑牢信仰之基
在桐柏革命紀念館廣場的《豐碑》英雄雕像群前,師生黨員列隊肅立。面對鮮紅黨旗,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段艷婷的領誓下,全體黨員高舉右拳,字字鏗鏘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誓言聲回蕩在青山翠柏之間,與浮雕上李先念、王震等革命先輩的英姿交相輝映,傳遞出新時代師生黨員賡續紅色血脈的堅定信念。
"在革命圣地宣誓,仿佛穿越時空與先烈對話。這不僅是儀式,更是靈魂的洗禮!"學生黨員感慨道。莊嚴肅穆的儀式,為后續實踐活動注入磅礴精神力量。
二、歷史尋蹤:踏訪紅色熱土,感悟崢嶸歲月
在紀念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師生依次參觀了"淮源星火""紅旗漫卷""抗日烽火""中原偉業""桐柏霞光"五大主題展廳。透過泛黃的歷史照片、斑駁的戰斗武器、泛紅的烈士家書,大家系統學習了桐柏地區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三軍會師壯舉:1945年10月,李先念率新四軍五師、王震率八路軍三五九旅、王樹聲率河南軍區部隊六萬雄師在桐柏勝利會師,奠定中原解放基石;
機構中樞駐地: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行署曾駐扎葉家大院(紀念館現址),鄭位三、李先念等在此運籌帷幄,實施"堅守中原,牽制敵人"戰略;
英雄血染山河:桐柏老區犧牲烈士超1.2萬名,紀念館內"桐柏英雄紀念碑"由李先念題詞,銘刻著"為謀人民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的豐功偉績。
師生駐足于李先念舊居的簡陋木床、王震將軍的煤油燈前,觸摸著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中堅守理想、廉潔奉公的崇高品格。黨員何軍華老師強調:"桐柏的勝利,源于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和鐵一般的紀律。文學院師生當以革命精神自勉,做有信仰、有擔當的文化傳承者!"
三、青春宣講:講述英雄故事,激揚奮斗之志
依托專業優勢,文學院學生在紀念館內開展"桐柏英雄故事"主題宣講活動。學生宣講員們以飽滿激情演繹了多個動人篇章:在英雄群雕豐碑前講《桐柏山下"鐵拳頭"》,在桐柏革命紀念館展廳里面講《孤峰山奪槍壯舉》,在李先念故居講《兩塊銀元寄深情》。
"宣講不僅是語言表達,更是對英雄精神的當代詮釋。我們要讓紅色故事‘活’在青年心中!"2023級學生萬如歌在宣講后如是說。現場參觀群眾紛紛駐足聆聽,一位老戰士贊嘆:"年輕人講得好!這樣的傳承讓人欣慰。"
四、筆墨抒懷:丹青繪寫初心,禮贊革命精神
在紀念館紅色文化廣場,師生結合專業特長開展"筆墨頌黨恩·丹青繪初心"書法創作活動。宣紙鋪展、翰墨飄香,師生以革命詩詞、入黨誓詞、英雄語錄為內容,創作了三十余幅書法作品:
"信仰之光":黨員代表題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筆力遒勁,彰顯黨員擔當;
"青春誓言":學生黨員集體創作"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橫幅,隸書莊重、行書飛揚;
"英雄禮贊":以桐柏革命詩詞為靈感,書寫"淮源星火燃天地,桐柏霞光耀古今"對聯,致敬革命偉業。
黨員老師陳彥君在參與創作時指出:"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基因,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靈魂。二者交融,正是文學院‘以文化人、以紅鑄魂’的生動實踐!"
結語:紅色基因融血脈,文學薪火映初心
離館前,師生在刻有"桐柏英雄紀念碑"的豐碑下合影,手中書法卷軸與獵獵黨旗相映生輝。正如學生代表李志明所言:"今日我們以筆墨書寫信仰,未來必以行動踐行擔當!文學人的筆桿,既要傳承千年文脈,更要書寫時代篇章!"
本次實踐將專業學習、藝術創作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是文學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創新舉措。師生在革命圣地汲取的精神養分,將轉化為立德樹人、文化傳播的強勁動力,激勵更多學子以赤誠之心守護紅色根脈,以青春之筆書寫盛世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