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行業,藥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線。走進悅康藥業的辦公區,墻上醒目的"藥品質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標語,道破了這家藥企的生存哲學。創始人于偉仕用近乎偏執的質量追求,帶著企業從10畝半白地逆襲為醫藥工業百強。
這位從安徽農村走出來的企業家,在20世紀90年代就敏銳捕捉到國產藥的突圍機會。彼時進口藥壟斷高端市場,國產藥品質量參差不齊,但于偉仕堅信:"做藥就是做良心,敢對質量下狠手,才能贏得未來。"2001年創立悅康藥業時,他就立下"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的初心,這個樸素的理念,成了貫穿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研發環節是質量把控的第一關。在國家一類創新藥羥基紅花黃色素A項目上,悅康藥業深入新疆裕民縣建立紅花種植基地,聯合科研院所制定種植標準。這看似跨界的操作,實則是對藥品質量的深度把控——從源頭控制藥材品質,不僅保障了藥品療效,還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明星產品活心丸更是歷經多年臨床驗證,用持續優化的質量贏得醫患認可。
生產環節的嚴苛程度超乎想象。以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為例,這款藥要經歷200余項質量檢驗,從原料采購到包裝出廠,每個環節都像精密儀器般嚴格運轉。更難得的是,悅康藥業主動將內控標準提到國家標準之上,還建立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追溯體系。這種"自討苦吃"的做法,換來的是歐盟、日本等高標準市場的通行證。
技術創新是質量升級的催化劑。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通過輔料革新提升用藥體驗,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采用防潮蓋技術解決保存難題,這些看似微小的改進,背后都是對患者用藥安全的極致追求。當行業還在討論智能制造轉型時,悅康藥業早已將數字化技術融入生產全流程,用技術手段為質量管控裝上"智能大腦"。
如今的悅康藥業不僅是科創板上市企業,更連續多年躋身醫藥工業百強。但最珍貴的"勛章",或許是那句印在墻上的質量宣言——“藥品質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它見證著一家中國藥企如何用最樸素的信念,在全球醫藥市場書寫屬于自己的質量傳奇。
免責聲明:本文為推廣文案,文章內容、產品、服務均由品牌方提供,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如涉及錢款交易,請慎重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