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現狀:存欄分化與價格承壓
產能結構性調整
- 曹縣
:149家規模場生豬存欄82.8萬頭(同比+19.8%),但能繁母豬僅7.53萬頭(同比-18.4%)。這一“存欄增、母豬減”的組合,反映出養殖端正通過優化種群結構應對市場壓力。
- 青州市
:6月生豬存欄6.33萬頭(同比+10.7%),能繁母豬0.45萬頭(同比-32.9%),中小養殖場因前期虧損加速淘汰低效產能。
價格持續探底
當前生豬出欄價跌至14.4元/公斤(曹縣)與14.7元/公斤(青州),較年初分別下跌11.1%和16.95%,同比降幅超20%。盡管自繁自養仍有微利(約120元/頭),但外購仔豬育肥已逼近成本線。
二、深度歸因:供需博弈與成本困局
供應寬松壓制價格
- 出欄量逆勢增長
:2025年二季度生豬出欄量同比顯著增加(曹縣環比+209.9%),主因2024年能繁母豬存欄高位傳導至產能釋放。
- 消費季節性疲軟
:節后淡季疊加高溫抑制需求,白條走貨量下滑15%-20%,禽肉低價替代(均價8.2元/公斤)進一步分流消費。
成本高企吞噬利潤
- 飼料占比60%-70%
:玉米漲至2.52元/公斤(青州,年內+16.7%),豆粕價格同比漲20%,全價料突破3.36元/公斤。
- 綜合成本逼近盈虧線
:自繁自養成本約13.5元/公斤,但外購仔豬模式受飼料、防疫、人工三重擠壓,利潤空間持續收窄。
短期承壓,三季度或迎轉折
- 7-8月延續弱勢
:高溫抑制消費,疊加二次育肥豬集中出欄(壓欄占比超20%),價格或下探至13.8-14.2元/公斤。
- 9月季節性反彈
:中秋備貨+開學團膳需求拉動,豬價有望回升至15-16元/公斤,但需警惕集團場放量壓制漲幅。
下半年主基調:平穩運行
供需雙弱格局下,豬價難現大漲大跌:
- 供應端
:能繁母豬去化不徹底(全國存欄4080萬頭),商品豬出欄量穩步增加。
- 需求端
:節日消費(中秋、腌臘)提供支撐,但經濟弱復蘇制約反彈高度。
成本管控是生存核心
- 飼料替代方案
:推廣玉米-雜糧配方、菌酶協同秸稈轉化技術(如吉林案例降本400元/頭)。
- 智能化降本
:頭部企業通過環境控制系統、精準飼喂將成本壓至12.2元/公斤,中小場可合作共享技術。
出欄節奏精細化
- 避峰出欄
:避免中秋前扎堆拋售,優先標豬(110-125公斤),嚴控均重≤130公斤。
- 期貨工具鎖定利潤
:參考屠宰企業利用生豬期貨對沖價格波動風險。
產能優化與疫病防控
- 淘汰低效母豬
:曹縣能繁母豬減18.4%的調整值得借鑒,保留高產群(PSY≥20)。
- 疫病零容忍
:雨季非洲豬瘟風險升溫,需強化生物安全(如克藍凈化套餐降低離散度)。
- 收儲托底
:豬糧比逼近6:1時啟動收儲(如2025年第三批凍肉收儲),緩解恐慌性拋售。
- 跨區調運協調
:破解區域失衡(如廣西外調萎縮致價差擴大),推動“北豬南運”高效流通。
2025年的生豬產業正從暴利時代邁向管理紅利時代。曹縣與青州的樣本揭示:唯有通過成本極致管控、產能動態優化和風險前瞻預判,方能在窄幅震蕩中守住利潤。下半年行情雖無暴漲暴跌,但結構性機會仍存——緊盯節日窗口、凍品庫存與政策信號,或將成為穿越周期的破局之鑰。
完整版請長按識別小程序進入查看!
添加小編企微,拉您入群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