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都知道,康熙帝五弟恭親王常寧的后代子孫中,大多數都已經是閑散宗室。因此,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選擇宗室科舉入仕。成功的案例較多,一些閑散本來沒有品級,后來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甚至累官至封疆大吏。
愛新覺羅瑞林,就是一名近支宗室中的兩榜進士,通過科舉入仕,累官至侍讀學士,官居四品。今天,來看一看他的逆襲人生。
一:五世祖海善貴為王公貝勒,活到68歲高齡。
海善,是胤字輩,恭親王常寧的第三子,康熙十五年出生,比雍正帝大2歲。20歲那年,被伯父恩封為奉恩將軍,28歲晉爵為多羅貝勒。
康熙五十一年,36歲辦差中犯事,康熙帝革去了他的貝勒爵位,成為了閑散宗室。雍正帝自幼與海善的感情深厚,直到雍正八年,才下旨恢復了海善的多羅貝勒爵位。
自此以后,雍正九年至乾隆八年,海善賦閑在家,憑借著王公貝勒的身份在家中養老。直到乾隆八年去世,享年68歲。應該說,海善還是享了清福的。
二:高祖父祿穆布一生閑散,曾擔任四年侍衛。
祿穆布,是多羅貝勒海善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出生,屬于弘字輩,為順治帝曾孫,乾隆帝堂兄。
康熙五十八年,20歲被授予一等侍衛,入宮當差。只可惜,僅僅過去了四年,也就是到了雍正元年,因犯事后,雍正帝下旨將這個侄子的一等侍衛給革退了,成為了無爵無官的閑散宗室。
七年后,30歲的祿穆布英年早逝。盡管在官場上沒有收獲,但是在子孫繁衍上還是很不錯的。生下了8個兒子,37個孫子和31個曾孫。可見,子孫后代還是較多的。
三:曾祖父斐蘇,17歲襲祖父爵位,曾供職于宗人府。
斐蘇,是一等侍衛祿穆布的長子。康熙五十四年出生,父親先祖父離世,因此17歲那年,祖父去世后,讓這位長孫斐蘇承襲了爵位。不過,雍正帝推恩,讓斐蘇依然承襲的是多羅貝勒,并沒有遞降。
19歲,授予宗人府左宗人,在宗人府中供職,宗室地位顯著提高。兩年后,剛繼位的乾隆帝突然革退了他的左宗人職位,估計也是為哪位宗室在挪位子。
因此,乾隆元年,乾隆帝下旨命他到泰陵居住。后來,在這里一住就是27年的時間,去世的時候是49歲。
四:祖父明韶,一生就襲了一個固山貝子,無作為。
明韶,是多羅貝勒斐蘇的次子,乾隆七年出生,綿字輩。雍正帝與堂兄貝勒海善對比,綿字輩出生的要晚了五年的時間。
乾隆二十八年,父親斐蘇在泰陵去世后,21歲的明韶就降襲了固山貝子爵位。
明韶襲爵24年的時間,都沒有被朝廷授予過官職,一直賦閑在家。乾隆五十二年離世,年僅46歲。
五:父親晉昌是侍衛出身,襲爵國公,累官至封疆大吏。
晉昌是固山貝子明韶的長子,奕字輩,乾隆二十四年出生,比乾隆的長曾孫早了8年時間。17歲,擔任三等侍衛,同年還恩封他為輔國將軍。可見,乾隆帝對這位族曾孫十分重視。30歲,降襲奉恩鎮國公后,授予散秩大臣。
嘉慶朝,晉昌以鎮國公的名義先后擔任蒙古副都統、護軍統領、滿洲副都統、宗人府右宗人、內大臣、宗人府左宗人、健銳營總管、盛京將軍、宗人府六品主事、烏什辦事大臣、參贊大臣、漢軍副都統、烏里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領侍衛內大臣、烏魯木齊都統等,成為了朝中的封疆大吏。
道光朝以后,晉昌擔任過兵部尚書、御前大臣、盛京將軍等。
道光八年離世,享年70歲。
六:宗室瑞林,進士出身,考實力累官至四品。
乾隆五十年,瑞林出生在輔國將軍明韶的府中,此時父親在朝中還僅僅是一個三等侍衛,領著正五品銜。
嘉慶十三年,24歲的瑞林報名參加宗室科考,希望通過自己的實力入仕為官。果然,中了文舉人。此時,父親晉昌在朝中已經是位居一品,擔任烏里雅蘇臺將軍,憑借著父親在朝中的地位,賞賜一個筆帖式或者六品主事,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瑞林自幼是一個勤奮好學,希望早日實現夢想的人。
嘉慶十四年,25歲的瑞林緊接著就參加了進士考試,后題名兩榜進士。兩個月后,被分到了翰林院里面,授予庶吉士,等待提拔任用。
嘉慶十六年,27歲的瑞林在庶吉士任上兩年時間,提前被選為了翰林院編修,位居七品。
次年,28歲擔任翰林院侍講,從五品;
當月,再次授予翰林院侍讀,也是從五品。
次月,調任日講起居注官,成為了嘉慶帝身邊的臣。
再過去一個月,擢升為侍讀學士,官居正四品。
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連續升職四次,可見瑞林是備受重用。
時間不久,一年后的嘉慶十八年,29歲的瑞林走完了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