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大家都知道,康熙帝對早年的皇長子胤褆寄予厚望,深受器重。當(dāng)37歲的康熙帝出兵征討噶爾丹時,胤褆一直隨駕,并且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康熙三十七年,27歲的胤褆被冊封為多羅直郡王,在眾皇子中地位僅次于皇太子胤礽。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的塞外巡幸,提前暴露了奪嫡之心,被康熙帝拘禁在郡王府中直至終老,不僅失去了立儲的資格,還失去了自由。
不過,直郡王胤褆在被拘禁26年的時光中,不斷地繁衍后代。被拘禁前,他只有4個兒子,后來誕下了11個兒子和9個女兒。
今天來看一看后代帝王對他這11個兒子怎么樣呢?
1.弘○(1709-1711)
胤褆第五子,是他失去自由后生育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生母為胤褆的妾室關(guān)氏,外祖父是關(guān)麻色。康熙五十年早逝,年3歲。
2.弘晗(1709-1755)
胤褆第六子,生母是妾室錢氏,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出生,比五哥小兩個月。乾隆帝繼位后,授予27歲的他為三等侍衛(wèi),正五品銜。
乾隆十二年,38歲晉升為二等侍衛(wèi),正四品。后來,一直沒有晉升了。
3.弘旳(1710-1742)
胤褆第七子,庶母阮氏所生。26歲授予四等侍衛(wèi),30歲晉升為三等侍衛(wèi)。31歲因病辭去了侍衛(wèi)職務(wù),賦閑在家養(yǎng)病僅三個月就去世了,年僅34歲。
弘旳15歲完成大婚后,17年時間生育了7個兒子,后代子孫較多,入朝為官的也比較多。
4.弘○(1710-1711)
胤褆第八子,外公是朝廷的二品總兵官張浩尚,康熙四十九年出生,是乾隆帝的堂兄。2歲早逝。
5.弘○(1715-1720)
胤褆第九子,妾室郭氏所生。康熙五十四年九月出生,年6歲。
6.弘○(1716-1720)
胤褆第十子,妾室吳雅氏所生。外公吳巴奇納在康熙朝曾擔(dān)任五品郎中。十子是康熙五十五年出生,活到5歲早逝。
7.弘○(1716-1719)
胤褆第十一子,庶母晉氏所生,康熙五十五年出生,年4歲。
8.弘晌(1718-1781)
胤褆第十二子,庶母高氏所生。他本來出生平庸,在成年后,乾隆帝先后屬于他三等侍衛(wèi)、二等侍衛(wèi),官居正四品。
乾隆十六年,下旨授予弘晌副都統(tǒng)品級,隨后擔(dān)任護(hù)軍統(tǒng)領(lǐng)。自從乾隆二十九年開始,先后擔(dān)任鑲黃旗蒙古副都統(tǒng)、福州將軍、盛京將軍、賞給奉恩將軍爵位、宗人府左宗人、綏遠(yuǎn)城將軍。
乾隆四十九年,64歲的弘晌在盛京將軍任上去世。
可以說,他是直郡王兒子中仕途最好的一位。
9.弘晍(1723-1760)
胤褆第十三子,庶母郭氏所生,雍正元年出生。22歲授予三等侍衛(wèi),38歲英年早逝。他的嫡妻是朝廷副都御史的女兒。
10.弘明(1732-1806)
胤褆第十四子。康熙帝的皇孫中,有3位叫做弘明的。還有莊親王胤祿的兒子和大將軍王胤禵的兒子。其中胤禵的兒子弘明曾深受康熙喜愛,親自為皇孫主持大婚。
這位弘明一生為閑散宗室,唯一有收獲的就是活到了75歲高齡,歷經(jīng)雍正帝、乾隆帝和嘉慶帝。
11.弘旽(1732-1805)
胤褆幼子,是61歲所生,一生為閑散宗室,活到了74歲高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