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癌癥依舊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作為提升癌癥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路徑,癌癥早期篩查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當前行業面臨傳統檢測技術瓶頸、篩查成本高、早期診斷精準度不足等多重困境。近日,專注于微小核糖核酸(miRNA)癌癥早篩技術的Mirxes覓瑞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為整個癌癥早篩賽道的發展帶來全新變量與思考。
全球首款胃癌早篩產品:用分子精度改寫臨床標準
覓瑞的核心產品GASTROClear?堪稱早篩領域的“破局者”——作為全球首款且唯一獲批準的胃癌篩查分子診斷IVD產品,其基于血液miRNA檢測技術,僅需少量外周血,即可通過12種特異性miRNA標志物組合,精準捕捉胃癌早期信號。臨床數據顯示,該產品對Ⅰ期胃癌檢測靈敏度達87.5%,面對1厘米以下微小病變的檢出率仍高達75%。
這一技術的國際權威性已獲多重認證:2019年獲新加坡HSA批準上市并通過歐盟CE認證,2023年斬獲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2024年再獲泰國藥監批準。從亞洲到歐美,GASTROClear?正以“無創、精準、早期”的特性,重塑全球胃癌篩查的臨床路徑。
跨學科研發“護城河”:多癌種管線構建早篩生態矩陣
在單癌種突破的基礎上,覓瑞已搭建起“技術-產品-臨床”的研發閉環。截至2024年底,其跨學科團隊覆蓋分子生物學、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正加速推進肝癌、結直腸癌等6款高發癌種早篩產品的臨床前研發。這種“以miRNA技術為基底,多癌種同步延伸”的戰略,依托于團隊累計分析數百萬份血液樣本構建的全球頂尖miRNA癌癥數據庫,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底層支撐。
覓瑞的上市,為全球癌癥早篩行業注入了三重信號:其一,miRNA技術的臨床價值已獲資本與市場雙重驗證,無創早篩正成為醫療健康新風口;其二,從單一產品到多癌種布局的研發路徑,彰顯了生物科技企業“長期主義”的創新定力;其三,全球化布局不再局限于產品出口,而是通過本地化生態構建實現技術普惠。
未來,如果GASTROClear?這樣的產品能在東南亞、歐美等不同人種群體中均保持高靈敏度,它便不再僅是一款產品,而是開啟了“分子層面精準防癌”的新時代。隨著覓瑞在資本加持下加速前行,秉持“將癌癥攔截在早期”的使命,正通過一管血液中的微小miRNA,逐步照進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