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的詩
第137首
詩歌
旱秋囈語
文/格命草
大地嘴巴枯白
碩大的嘴咧得比荷花開
一張癟嘴望著天空
大氣不敢喘
硬是如鯁在喉
兩三個月過去了
大地顆粒無收
干旱橙色預警頻傳
最得意忘形的要屬太陽
霸占整個人間
天授王權再次驗現
躲過苕熱,生逢苕旱
這人間越來越不自然
這渴望雨的心從未如此怦然
巴不得下它個三天三夜
注滿山川河流
注滿腦海
從未如此喜歡陰天
以為它要暗送甘霖
從未如此打量天地
以為我是它們的一部分
其實它們沒當我是
自己人
賞析
《旱秋囈語》以凝練而極具張力的筆觸,勾勒出干旱侵襲下自然與人類的生存困境,通過意象的巧妙運用與情感的層層遞進,展現出深刻的主題。
先看第一節“大地嘴巴枯白 / 碩大的嘴咧得比荷花開 / 一張癟嘴望著天空 / 大氣不敢喘 / 硬是如鯁在喉”,詩人將大地擬人化為一位飽受干旱折磨的老者,“枯白”“癟嘴” 等詞匯直觀地描繪出土地干裂的慘狀,“大氣不敢喘”“如鯁在喉” 賦予大地以人的焦灼與無奈,讓讀者仿佛能感受到大地在干旱下的窒息。這種擬人化手法,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也凸顯出干旱的殘酷。
“兩三個月過去了 / 大地顆粒無收 / 干旱橙色預警頻傳”,直白的敘述交代了干旱持續的時間與嚴重后果,數據與預警的呈現,讓詩歌具備了現實的沉重感。而 “最得意忘形的要屬太陽 / 霸占整個人間 / 天授王權再次驗現”,詩人將太陽塑造成一個蠻橫的統治者形象,用 “得意忘形”“霸占” 等帶有貶義色彩的詞語,生動地表達出對烈日肆虐的不滿與控訴,隱喻著自然力量失衡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躲過苕熱,生逢苕旱 / 這人間越來越不自然”,“苕熱”“苕旱” 的方言運用,增添了詩歌的地域特色與生活氣息,同時 “不自然” 三個字,直指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異化,引發讀者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思考。
后段,詩人將視角轉向自身情感。“這渴望雨的心從未如此怦然 / 巴不得下它個三天三夜 / 注滿山川河流 / 注滿腦海”,“怦然” 的心跳與 “注滿” 的渴望,強烈地表達出對雨水的期盼,而 “注滿腦海” 則將對雨水的渴求升華為精神層面的需求,讓情感更具深度。“從未如此喜歡陰天 / 以為它要暗送甘霖”“從未如此打量天地 / 以為我是它們的一部分 / 其實它們沒當我是 / 自己人”,通過對陰天的期待與對天地關系的反思,體現出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力,以及渴望被自然接納卻又深感疏離的復雜情緒。
這首詩通過擬人、隱喻等修辭手法,將自然現象與人類情感、社會問題緊密結合,既描繪了干旱帶來的災難,又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微妙而脆弱的關系,充滿對生態環境的憂慮與對人類命運的關懷,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與藝術感染力。
往期詩歌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6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六)》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六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第六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600篇,83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2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4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60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